
“6分钱一斤都没人要”
3000万公斤地瓜“烂”在地里
“请天天商报帮我们找找销路,地瓜在浙江这边销路还是挺好的。”上周,记者接到湖北省天门市拖市镇直河村一农户的求助电话,称有几千万斤地瓜因滞销烂在地里,大量地瓜“6分钱一斤也卖不掉”。
地瓜又称凉薯或豆薯,是一种可以生吃的水分极强的农作物,很多人将它当水果吃,还可以做菜吃,并不是江浙这边俗称的番薯。
直河村的农户经纪人肖启龙称,拖市镇八成农户以种地瓜为生,因农户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加之地瓜大丰收,导致滞销。
“眼下还剩下6000多亩地瓜‘烂’在地里,每亩产量8000~10000斤左右,相当于有6000多万斤。”肖启龙告诉记者,“前几年地瓜的销售价还不错,能卖到1块钱一斤,但今年1角钱一斤都卖不到,种植户每亩要亏上千元。”
“产量太大了,以前全市只有一万多亩种植面积,今年扩大到了两三万亩。一看效益好,农户就盲目种植,本想挣点钱,不料要赔本。”肖启龙说。
地瓜味道很好,很多人把它当水果吃,天门市每年都会将地瓜运到上海、宁波等地来卖,所以,希望江浙沪这边的媒体能帮忙打开一下销路。
肖启龙说,由于地瓜比较重,运到绍兴每公斤的运输费大概要1元钱左右,假如批发价卖不到每公斤1角2分以上,就要亏。
靠山楂供上学的家庭遭遇大滞销
盼绍兴市场能带去销售“阳光”
“如果这批山楂销不出去,这一年就白忙活了,还会搭进去不少钱!”山东青岛平度市云山镇郭家寨的果农望着堆成山的山楂心里着急。
和山东平度郭庄镇上的胡萝卜一样,云山镇郭家寨的山楂今年也大丰收,但同样面临滞销困境。由于没有人来收购,采摘下来的成熟山楂已堆成山。
今年郭家寨村的100多户果农收获了50多万公斤山楂,可山楂销不出去,这给当地果农带来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村委主任李同波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天天商报金桥栏目,于是给记者打来了电话,希望能结合绍兴市场,为郭家寨带去销售“阳光”。
李同波说:“在媒体帮助下,积压的100多万斤山楂已卖掉了一大半,为村民们确确实实地减轻了压力,但剩余的几十万斤仍是一个大数字,谁都希望能将山楂全卖光。”
据李主任介绍,该村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山楂,山楂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前几年村民们尝到了一些甜头,不少村民因此盖起了新房,买了新的农用车,甚至有村民靠种山供养两个大学生。
这位供养两个大学生的村民叫李修年,如今李修年担心的是,若卖不出山楂,就无法为在济南上大学的儿子凑足生活费。事实上,不止是李修年,很多村民家里的孩子都指望着卖山楂上学。
李说到这儿,李主任有些心急如焚:“往年这个时候是收购山楂旺季,人来人往的,几百万斤山楂都快卖完了,价钱每斤在1.5元左右,但现在村子里有些冷清,山楂价格跌到6角一斤,但还是没人买!”
编辑:王秋阳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