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各地校车安全细则集体"难产" 地方政府被指怕担责

来源: 中国广播网  2012-12-01 14:5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放眼全国,像浙江省这样已经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省市其实并不多。目前大部分省市都只是出台了针对校车的工作意见。即便是在去年发生特大幼儿园交通事故的甘肃省,虽然已经开通了3000多条校车专线,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细则仍旧没有具体时间表。

  在前两天召开的甘肃省校车安全会议上,甘肃省教育厅也只是要求各地在12月20日前相关方案上报到省里。《细则》出台看来依旧长路漫漫。而这一次会议上,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的一段讲话引起业界的关注。

  王嘉毅:由省常委分管教育的领导来牵头,全省20个部门、厅局来参加,专门有一个校车的联席会议制度,这个会议制度定期开会来解决这个问题。

  校车安全牵涉到教育、公安、交通等众多部门,当前多数省市没有确定牵头部门,协调沟通难度较大。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看来,这或许就是看似简单的“操作方案”如此“难产”的重要原因。

  贾新光:这应该是教育部门来负责抓这个事,但是现在教育部门教育经费都很紧张,不可能有这笔钱。也没有明确谁来主抓这个事,这样就搁在这儿了。

  贾新光说,在这拖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各部门怕担责任的心理。

  事实上,除了地方政府部门主事不明、协调不力之外,运营、管理经费无法配套也是《细则》悬而不决的原因之一。

  如今,“德清校车模式”已成为校车安全的榜样,其经验也在许多地方推广。但“德清模式”的背后,是地方财政的强力支持。德清县乾元镇中心小学校长杨丽虹告诉记者,在德清,校车购置、运营、保养、管理和维修费用都是由县财政补贴。

  杨丽虹:平时这些校车的维护、保养都是由县政府委托管理校车的专营公司,派人在统一进行保养和维护的。很多家长都说,自从我们实施校车以后,解决了他们孩子的接送困难。再有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管理层面、老师也非常安心。

  在浙江,全省每年校车的运营成本将达到8亿元。这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省来说,也是不小的投资。而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费问题自然成为地方细则“难产”的症结。

  贾新光: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校车它的经费问题,购车经费和管理经费现在没有落实,现在看中央政府不可能把这个全部承担起来,所以这个现在就非常麻烦了。

编辑:王秋阳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