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82岁老人曾给毛泽东当警卫 被禁止泄露隐居54年

来源: 三湘都市报  2012-12-09 19:4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你们见到了农民,我见到了你们,也间接地见到了农民”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和中央警卫团的安排,奉孝同1955年回到自己老家新化县奉家镇,开始为期10天的调查。他在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同时,通过参加群众会、走访亲友邻居、与区乡干部交谈等途径,了解第一手材料。回到北京后,就当地粮食生产、农民吃粮、卖粮情况、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等写出了调查汇报材料。

  1955年7月20日上午,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听取了奉孝同和饶和生、高碧岑、何玉秋、管楚良等湖南和湖北籍战士的探家调查汇报。

  毛泽东和大家一起坐在藤桌周围,询问了这几个人的一些情况后,他话题一转:“有什么情况,你们谈谈吧!”

  警卫战士互相看着,心中好像有许多话,但不知从何说起。毛主席看到坐在身边的饶和生手里拿着调查材料,便微笑地说:“你的材料能给我看看吗?”“我写得不好。”饶和生把材料递给主席时脸上有点红。毛主席看到饶和生调查报告里反映农村食品“供不应求”4个字时说:“你有点文化嘛!”随即关切地问:“农民口粮够不够吃?”饶和生稍加考虑后回答:“现在农民口粮定量一年只有300多斤稻谷,不大够吃。”“你说定量多少才够吃?”主席用商量口气提出问题。饶和生想了想回答:“最少四五百斤。”“你说得对,你能替农民说话。”主席点了点头,表扬了饶和生。

  在调查材料中,饶和生还写到农民对一些基层干部有意见:“农民说‘大毛主席’好,下面‘小毛主席’不好(指个别工作人员不执行党的政策)。”看到这句话,毛主席沉思片刻,用铅笔在下面划了道粗杠,脸上略显忧虑,说:“‘小毛主席’也有好的,‘大毛主席’也犯过错误。”听到这话,大家面面相觑地体会其深刻的含义。看完饶和生的调查材料,毛主席说:“你敢讲真话,好!下次到蕲春去看看,多调查几个地方。”接着毛主席继续听其他几位战士的汇报,不时地批改调查材料,提出问题,商讨解决的办法。

  毛主席在查看奉孝同的调查材料时问:“你还是讲新化方言?”“改了一点。”奉孝同不好意思地回答。毛主席说:“方言很难改,慢慢就会好一些。”

  3个多小时匆匆过去,听完警卫战士探家调查汇报,毛主席总结说:“从你们几个人中了解了6000万人口(指当时湖南、湖北两省人口)的一些情况。你们见到了农民,我见到了你们,也间接地见到了农民。”

  “你们年轻人要多吃点,把这些菜都消灭光。”

  毛主席简短的总结刚讲完,卫士长李银桥前来报告:“饭准备好了,是不是先吃饭?”毛主席站起来说:“那好,今天我请你们吃个便饭。”

  藤桌子上铺块白布当餐桌,桌上摆放3个荤菜、3个素菜和一盘西红柿鸡蛋汤。主食有米饭和馒头,毛主席只食用了青菜、豆豉、苦瓜炒青椒,以及1碗大米掺小米蒸的米饭。他三下两下把饭吃完了,碗里和桌上看不到剩下或掉下的一个饭粒。警卫战士和毛主席共餐,不免有些拘谨,只顾低头吃饭,很少夹菜,主席似乎看透了战士们的心思,像慈父一样轮流往战士碗里夹菜,还笑嘻嘻地说:“你们年轻人要多吃点,把这些菜都消灭光。”

  吃完饭后,毛主席又和警卫人员拉家常。当他得知管楚良还没找到老婆时,低头一笑说:“那么多好姑娘还找不到,是你要求太高了吧。不要急,慢慢来。”天色近黄昏,毛主席起身说:“今天就谈到这里吧!”警卫战士们依依不舍地向他告辞。

  随着岁月的流逝,离开中央警卫团已经半个多世纪的奉孝同,每当回忆起那次难忘的调查汇报,看到自己写的调查材料,总觉得毛主席牵肠挂肚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群众的深情历历在目。

  复员回家

  在警卫团的几年,是奉孝同一生最难忘的岁月,也是成长进步最快的时候。在学习文化的同时,他更苦练枪法,很快成为警卫团有名的神枪手。一本印有“执勤能手、优秀射手、技术能手”三个光荣称号的荣誉证书,让他一生都引以为豪。

  1958年2月,28岁的奉孝同复员回到闭塞贫困的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出于保卫首长的需要,部队要求他复员后不能泄露自己在中央警卫团工作的经历。他回家后没向村邻说过自己给毛泽东当警卫的情况。镇里的干部也只知道他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

  54年来,他几乎隐居在深山劳作,保守着秘密。虽然他的生活一直很清贫,遇到很多困难,但他都想办法自己克服,从来没有向组织和战友伸过手。

  200米内射击,都能打在猪的第一根肋骨上

  因为当过兵、枪法好,复员不久的奉孝同被乡武装部看中,做了民兵训练军事教官,当上了基干民兵连的“武教头”。奉孝同训练得法,乡里的民兵连在县里连拿3年冠军。当时奉家镇的深山里经常有野猪出没,吃了不少村民种的红薯和玉米。为此奉孝同带领民兵打野猪。

  虽然过去了50多年,但奉老当年打野猪的威名还是在当地广为流传。下团村村支书邹陈武告诉记者,村里上了年纪的乡亲都知道奉孝同打野猪的名气,“奉老枪法奇准,800米之内的野猪都能打中。那几年他每年都能打20多头野猪,如果在200米内射击,都能打在野猪的第一根肋骨上。”

  1959年3月, 奉孝同还带领奉家镇的200多名民兵去新化接龙桥,修过湘黔铁路。

  帮助民兵训练三年后,奉孝同回到村里和妻子一起做农活,成了地道的山野农民。

  1959年遭遇自然灾害家里缺粮时,他们一家经常咽糠粑吃野菜填肚子,后来野菜没有了,就吃神仙土(一种有粘性的黄土)。因为不消化,体弱的小女儿几次差点因腹胀死去。即便生活再困难,他也想方设法自己克服,不给组织和战友添麻烦。

编辑:曹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