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成为一名专业的斯诺克球员,需要从小培养,付出艰辛的努力
许多参赛选手年纪小,只能趴在球桌上击球
斯诺克比赛赛场上,球员要有良好的心态与智慧
参赛选手吕昊天的母亲一直坐在远处观看儿子比赛
这是一群梦想着成为“丁俊晖第二”的孩子。他们或为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心愿、或是在就业压力下,尝试一种新的成长方式。父母们承担着每年至少10万元的花费,孩子甚至休学刻苦训练,但长年累月的付出却面对着一个不可预知的未来。
11月19日,2012年全国青少年斯诺克系列赛咸阳站公开赛在咸阳市彩虹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的75位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不超过20岁,最小的10岁。
13岁半的旬阳县农村少年乔艺伟获得了少年组冠军。和很多从事这项运动的孩子一样,乔艺伟来自普通家庭,父亲在西安开出租车,母亲在超市做服务员。一家人租住在长安区每月300元的出租房里。得了冠军,乔艺伟获得了3000元奖金。这不算什么,因为学习斯诺克,每个月花费就有2800元。乔艺伟的父亲乔永军承认,他不知道儿子还能在这条路上走多久。
作业不是用笔完成
而是用球杆
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斯诺克”。它起源于英国,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改革开放后,这项绅士运动很快被国人接受,即使在偏远山区,也能见到台球桌。
在普通台球厅,经常能见到有人光着膀子、穿着拖鞋围着台球桌转。可斯诺克球员非常讲究,身着绅士小背心,脚蹬锃亮的皮鞋,不紧不慢地思考着台桌里的彩球怎么打,紧张程度不亚于参加高考。2005年12月,丁俊晖在参赛水平仅次于世锦赛的英国锦标赛上挫败各路高手,问鼎冠军。斯诺克爱好者称这个成就与世界跨栏冠军刘翔不相上下。丁俊晖从8岁起休学进行斯诺克训练,后来到英国深造。所以,台球界很多人认为,让孩子从事专业斯诺克训练,只有出校门、进球房,课桌换成台球桌,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用笔完成,而是用球杆来完成。
孩子打斯诺克父母到处“旅游”
打斯诺克投入不大,必要的就是一根球杆。可这不是一般的球杆,据说高档球杆的材质在国内找不到。这1.45米长的球杆价格从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可要从事专业斯诺克运动并不仅是球杆这项开支,培训费一般每小时30元,一对一更高。专业选手训练时间与学生上学相差无几,很少有双休日和节假日。
培训的花费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打比赛,因为只有取得积分才能进入下一站比赛,每年循环赛就有十几场,父母必须陪孩子到全国各地打比赛。有人开玩笑说,孩子打斯诺克,父母旅游。所有费用均自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以上这些还只是培养一个专业斯诺克球员最基本的费用,大头还在后面。有些孩子年龄小,生活无法自理,就要求家长陪练。陪练就意味着父母一方要辞职,而另一方要拼命挣钱,才能使家庭经济正常运转。总之,培养一个孩子成为专业斯诺克球员,每年开支至少10万元。
编辑:赵萌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