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2012末日情结:用科学的眼睛看破“末日真相”

来源: 人民网  2012-12-21 14:1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原标题:2012末日情结:用科学的眼睛看破"末日真相"

  随着传闻中那个所谓人类一起玩完的日子越来越近,南京一位女高工因为笃信“末日”将临,背着家人欲将房子抵押的上百万元捐献给失学儿童;110接警中心频频接到诸如“马上就要世界末日,我不想活了”之类的来电;网络上“玛雅体”和“末日心愿”走红;成都郊区人民也因为听说世界末日要连黑三天,疯狂抢购白蜡烛……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祝卓宏说:“对未知的恐惧,导致一些人相信末日预言。”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则指出:“今后这种末日的预言一定还会有,最好的办法就是学好科学知识,增加识别能力,看破所谓世界末日的真相。”

  末日预言何其多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2012世界末日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末日猜想。最古老的末日预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居住在两河流域北部(今伊拉克的摩苏尔地区)的亚述人,在泥碑上记述了世界末日,碑文上写道:“我们的地球在今后将衰落。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将迅速走向灭亡。”

  而公元970年3月25日,洛塔林王朝(地处欧洲西北部地区)的算士们认为他们在《圣经》中发现了证据,于是散布“公元1000年是世界末日”的言论,引起了较大规模的恐慌。在此之后,各种版本的末日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最终,总是以什么都没发生告终。

  1993年,乌克兰基辅兄弟教会预言人类大劫难的到来,并组织信徒举行盛大的仪式迎接这一刻,结果那天什么也没有发生。9天以后,他们再次做出同样的预言,举行了同样隆重的仪式,引起不少人围观,结果还是什么也没发生,最后以一场闹剧收场。

  20世纪90年代曾经有一个很出名的预言,即16世纪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1999大劫难”。该预言说1999年将会出现行星排列的“大十字”,届时它们对地球产生的引力将会使地球毁灭,有人甚至据此推测地球毁灭的日子将是那年的8月18日。但事实已经证明,地球没有毁灭。

  美国加州奥克兰市的10名基督教成员组成一个名为“家庭电台牧师团”的组织,该组织的负责人哈罗德 康平曾做出预言:耶稣将在2011年5月21日下午6时第二次来到人间,人类将面对世界末日,即“审判日”。当然,那一天已经过去,而且那一天什么都没发生。

  为何末日多从西方来

  纵观所有的末日预言,你会发现它们往往是从西方流传出来的,这其中原因何在呢?

  这可能与他们的宗教不无关系。李竞指出,中华文明信奉佛教崇尚轮回,讲究万岁万岁万万岁,而西方文明崇尚的基督教则内含末日的概念。“末日”一词也来翻译自拉丁文。

  《中国国家天文》杂志今年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世界末日情结,上面这样认为,西方学者一再阐明,与东方文明相反,《圣经》创造了一种“线状时间”的概念,即时间有始有终。这种时间概念影响了整个西方思想的发展,包括西方非宗教群体的思想发展。《圣经》之《创世纪》叙述的是人类起源,其各种末世故事着重描写的是世界的终结;而《圣经》之《启示录》则预示了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将要发生的、多为悲剧性的事件。其终局是人们熟悉的所谓“最后审判”,上帝将终止历史的运行,并根据每个人的作为将他们一一审判。它也是西方文化中关于世界末日预言的一个重要源头。

  “这属于宗教范畴,无所为好与坏。”李竞说。祝卓宏认为,末日给了人们一个机会,让人们看清自己最在乎的是什么。

  为何末日多与天象有关

  2012世界末日的一个版本与太阳、地球、银心黑洞三点一线有关;诺查丹玛斯“1999大劫难”涉及行星排列的“大十字”……一些末日预言的佐证往往离不开天象。从天文学的角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解释说,在古代古,天文学家能够根据天象的规律准确预言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使得当时普通人将他们敬若神明,因此当他们提出末日预言时,百姓就会深信不疑。而到了现代,媒体宣传、文艺作品中常常会引用一些最新的科学发现,让人觉得有据可依。

  例如电影《2012》中所提到的地球、太阳和黑洞在2012年12月21日北京时间19:12会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这其中所指的黑洞就是2002年才新发现。

  “不过电影没有告诉大家那个是视觉效应。就是我们看上去是在一条直线上。”但是黑洞距离地球2万6千光年,而太阳的光线到达地球也需要8分19秒。换句话说,我们当天所见的情景,对黑洞来说已经是2万6千年前的事了。

  为何人们会有“末日情结”

  总有人预言末日,也总有人相信末日,似乎很多人都有“末日情结”。这是为什么呢?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祝卓宏说,无论是《圣经》里的大洪水,还是上古传说中的女娲补天这些宗教经典和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人类曾经遭遇过的大灾难,无不体现了人类对于灾难记忆的传承。人类对于大灾难的记忆总是非常深刻的,因为这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当一些自然灾害发生或某些偶然特殊事件发生时,特别是发现某些与灾难有关考古证据、天文现象的时候,就会激活群体的灾难记忆,引发人们对大的自然灾难的恐惧情绪,更加相信《圣经》中的末日审判或佛教经典中的末法时代的说法,从而导致末日预言的产生与传播。

  另外,随着天文学的发展,我们了解了地球和月球,发现我们只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当我们对太阳系有所了解,却发现我们只是银河系中的一粒微尘。科学技术的每一点进步都带来了更多未知。随着人们探索领域的不断扩大,未知的领域也相应增大,这时候就会对未来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人类的焦虑与恐慌情绪,使末日预言的产生有了土壤,因为人们总希望能够预测未来,以增强对未来的控制力。

  人类30万年左右的历史和宇宙的历史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前途如何,因此人们总是对未来充满了未知。同时,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不可测,也使我们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而这些“不可知”和“不可测”就会导致人们对来自某些预言家的末日预言感到恐惧,越是恐惧,越是更加敏感地选择性关注负性的危险信息。在负性情绪下,人类大脑的觉察能力会降低,因此,我们头脑里的负性语言特别是预期性语言就会与可能的事实建立密切联系,产生认知融合现象,让我们无法区分想法与事实,如同走夜路,心里越是害怕,越会想到“会不会有鬼?”,越这样想,越会更加紧张,而这种有鬼的想法就会像真的事实一样驱使你赶快跑,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越是害怕,越会关注末日预言,越关注,越会当真,从而导致某些人开始储备饮水和饼干等行为,这反而是自己更加相信预言。

  此外,李竞指出,一些信奉基督教的人,末日的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这些人容易相信末日预言。而且一些末日预言总是选择披着科学的外衣出现,就更容易使人相信。比如这一次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的若干版本,无论是磁极反转、冬至连珠还是小行星撞击,都是以科学为依据衍生出来的谣言。同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媒体的宣传炒作也为谣言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于末日的预言,2012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李竞说,今后这种末日的预言一定还会有,最好的办法就是学好科学知识,增加识别能力,看破所谓世界末日的真像。        

编辑:赵萌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