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地铁吉祥物“鹤鹤”、“豚豚”,于12月19日通过媒体公布后,被网友普遍认为“太丑”。22日,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在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后宣布,“鹤鹤”、“豚豚”在修改完善后,只作为地铁安全文明乘车系列宣传动
画片的角色,不充当地铁吉祥物,武汉地铁吉祥物将择机重新设计。(12月23日《楚天都市报》)
因为被网友认为“太丑”,结果“未上岗先下课”,武汉地铁公司这一做法还是极其明智的。其意义不仅在于杜绝了一个“视觉污染”,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拒丑”的反应机制。
朱大可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具象建筑与权力丑学》,从一项“十大最丑建筑”的评选入手,分析现在丑陋建筑大行其道的原因,认为其背后根源在于地方官员或投资商的权力意志。比如台湾设计师李祖原,被媒体赞誉是一个“讲中国语言的世界级建筑”的“大师级人物”,曾经设计出了台北101大楼等一批上乘之作。可换一个场景,却又设计出了北京“盘古大观”——这一被称为“十大最丑”之一的建筑。在其背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设计对权力意志的迎合。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决策者,包括官员和投资商在内,都接受过美学教育,都有很高的美学素养。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合理机制,来保证权力不僭越美学之上,来保证最丑建筑难以出现。
武汉地铁吉祥物“鹤鹤”、“豚豚”的“未上岗先下课”,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前期而言,武汉地铁吉祥物的初步确定,很难说没有权力意志的作用。但它难得的是,经过了一个“媒体公布”程序;更难得的是,决策者听取了网友的意见。权力不是万能的,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好为人师,必然制造笑话。这一次,权力放低了身段,不仅倾听了网友的意见,而且迅速组织了专家座谈,有效避免一个“权力丑陋”的问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形象、保证了形象。
让权力的归权力、美学的归美学。在一些具象设计上,应该多听听大众的意见,多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不能以权力代替专业,不能让权力超越审美。特别是一些公共领域,更应该从程序上尊重大众权利,保证大众的话语权,让大众能够说话、说有用的话。这样即使出现一些偏差,也能够迅速纠偏,从而从机制上防止“权力造丑”,别再干“权力造丑”的事了。 毛建国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