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长陆治原作报告 本报记者 祁铭 摄
本报榆林讯(记者 宋飞鸿)1月6日至9日,榆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与会的300多名市人大代表会聚一堂,听取和审议榆林市政府、计划、财政、人大、法院和检察院工作报告,研究确定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大会将选举榆林出席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
率先实行义务教育“零收费”
榆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本次大会执行主席胡志强主持,市长陆治原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回顾榆林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陆治原在报告中指出,面对2012年复杂的经济形势,榆林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保障了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市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2707亿元,增长1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5亿元,增长25.1%;完成财政总收入666亿元,增长1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705元、7510元,增长14.4%、15.2%。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神木县有望成为西北五省区第一个生产总值跨进千亿元的经济强县。
2012年,榆林市民生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机制更加完善,用于改善民生的资金达到新增财力的85%。在全省率先实行义务教育“零收费”,县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
今年政府公务支出“零增长”
陆治原在报告中提出,2013年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达到32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207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6.5%,达到7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1%,达到2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8%,达到9000元;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记者注意到,报告中提出,2013年榆林市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原则上全部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加强政府网站建设,重视舆情研判、引导和处置,及时回应民声民意,妥善处理各种合理利益诉求。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今年公务支出保持“零增长”。严禁超编超标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深入推进执法纠风专项治理,强化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发生在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政府集中采购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