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长郭青作政府工作报告
昨日,安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郭青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过去的一年里,安康紧紧围绕循环发展、富民强市主题,不断夯实推进措施和发展基础,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去年8.68万农村居民进城入镇,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39.4%。
郭青在报告中回顾,去年安康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510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亿元,同比增长33%;财政总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0140元和5860元,同比增长16%和17%。郭氏集团、紫金矿业、三一重工等21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安康。
去年,安康市民生工程投入68.4亿元,建成45所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营养餐工程覆盖26万学生,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5.4万人次;建设保障性住房28598套,竣工25066套,完成投资67.2亿元,进度居全省第二;新增城镇就业1.58万人、大学生就业3640人;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2%;2012年实施避灾扶贫搬迁建房3.6万户,主体竣工3.1万户,集中安置率85%。加快产业就业创业配套建设,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市8.68万农村居民进城入镇,城镇化率提高到39.4%。
郭青在报告中提出,2013年,安康将突出循环发展、富民强市主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改革,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力求生产总值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财政总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梯次搬迁”安康开创移民扶贫新模式
昨日开幕的安康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长郭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安康市移民搬迁和城市化进程的成就。对此,搬迁进城入镇的移民们感触颇深。最近,安康市汉滨区晏坝中心社区二组的蒋典富感觉像做梦一样,在镇上的安排下,蒋典富当起了社区清洁员,他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按时上下班,按月领工资。“在社区上班挣工资,原来老家的土地都种了核桃树,以后日子还愁啥!”蒋典富对搬迁移民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陕西南部由于山陡沟深,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用10年时间,对当地60万户共240万人实施有计划的搬迁。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移民“大迁徙”。
作为陕南移民重点区域的安康,近年来积极探索移民扶贫新模式,实施“梯次”移民搬迁。通过给予搬迁优惠政策,鼓励中低山区富裕户向城镇搬迁,将农村闲置的房屋、并村后废弃的学校等进行处理,优先低价转让给那些搬不起的贫困户,由于购买闲置房屋和旧房要比新建房屋成本低得多,再加上政府移民搬迁补助资金配套,有效地解决了山区贫困户无力搬迁的难题。
汉滨区晏坝镇党委书记周峰介绍,为实现省政府提出的“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他们坚持把搬迁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等经济林果基地建设;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建工厂,把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使群众实现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 本报记者田德政文/图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