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春运”,铁道部似乎总是一脸“窘态”。不是在买票难问题上,就是在服务问题上遭遇一片斥责,而今天,挑动争议与情绪的,则是“站票半价”。从前几日“站票半价”的吁求见诸于世,到这几天铁道路一脸无奈地将责任“推给”发改委,称火车票定价权在发改委,其遭遇的窘迫与尴尬,被映衬得淋漓尽致。
可以肯定地说,虽然现在“站票半价”的讨论,沸沸扬扬不亦乐乎,舆论也几乎呈一边倒的态势,但这一问题注定只能止步于此,不会有丝毫改变。毕竟,“站票半价”并非是一个市场或公益概念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纸通知就可以终止一切讨论的,所有人都必须知道,在铁道部“亦官亦商”的体制没有得到清晰梳理之前,包括“站票半价”在内的一切具体问题,只能是空谈。
道理很简单,监管与运营不分的体制,使得“铁老大”在争议面前有着足够的回旋空间,你讲市场,我就和你讲公共利益;你讲公共利益,我则以成本应对,而事实上,不管是公共利益还是成本核算,“铁老大”都能拿出无数条理由,最不济,一句定价权在发改委,也足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必须要看到的是,不管是民意调查中高达九成的支持者,还是那些人数虽少但立场坚定的反对者,立论基础基本都是建立在单纯的公共利益或市场、成本等角度的,鲜有人考虑,在当下中国,有关铁路的一切问题,都不能简单套用所谓的公共利益或市场说。铁路的很多方面,都亟待改革,但不对铁路固有体制从根
本上进行修正,不引入充分竞争,所有的改革呼声,必然要遭遇异化。
比如,从纯市场的角度来说,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潮,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普通列车车票十多年按兵不动,也是难以想象的;比如,从政府公共属性角度来看,铁道路整天核算成本,计较短时间的得失,显然也是谁都无法想象的。在一个政企不分、定位不明的体制之中,又如何能够指望,铁道部有足够的动力,去纾解一个“小小”的站票问题?所以,所有人必须要明白,不先摆正铁道部的“屁股”,不先厘清铁路的真实定位,一切具体问题,显然只能是复杂中持续纠结——线头都找不到,何谈解开线团?
因此,某种意义上而言,类似“站票半价”这样呼吁,最大的价值并非是能够真正促使站票降价,而是在不断冲击着铁道部数十年不变的怪胎体制。这些年来,铁道部在具体细节上,或有些许改变,但一个众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实是,“铁老大”的所有改变,基本都是形式大于实质,从未触及过监管运营分离,从未触及过充分市场竞争的核心问题。
当然,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是,在中国特有的春运面前,即便铁道部将职责梳理清楚了,监管与运营真正分离了,类似买票难、站票价格等问题,恐怕也难以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毕竟,中国的春运,从来都不是任何一种单纯的理论可以解释清楚的。但无论如何,任何问题的讨论都无法绕开铁道部改革这一核心问题。唯有理顺体制,方能看见纾解问题的希望。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