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尘肺病救助困境:报销比例90% 实际拿到不足7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3-01-19 11:4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尘肺病,救助后的困境!

  (节目导视)

  A:

  尘肺那个肺,用刀去砍都砍不烂的。

  解说:

  没有用工单位,没有工伤赔付,三年前,特事特办的一次性救助之后,尘肺病人的生活再一次陷入绝望。

  尘肺病人:

  治病的钱差不多没了,打针吃药。

  活一天算一天。

  解说:

  救命的洗肺手术,无法达到的报销比例,尘肺病人的救治,还面临着哪些现实困境。

  B:

  我们报销到手的,高的有百分之七十,有的是百分之六十左右,还有比这个更低一点的。

  解说:

  一个需要治疗终身的疾病,一种无法进入医保目录的救命药品,一群用生命跟时间赛跑的尘肺病人。

  C:

  民政部门是最后一道防线,要说无忧的话,肯定达不到。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尘肺病,救助后的困境!

  主持人 王宁:

  欢迎走进正在直播的《新闻1+1》。尘肺病对于我们很多城市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词儿,好多人都说这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但是就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工地上,他们在矿井当中消耗着青春,坚辛地劳动,然后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患上了这样的一种连呼吸都非常困难的疾病。患上这样病的人,他们病重的人完全会丧失劳动能力,而且有的时候,他们连睡觉都不能够平躺,是跪着的姿势,而最终也以这样的姿势来迎接他们生命的终结。

  在三年前,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媒体的报多,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一时间,很多人都在关心着他们,有特事特办的,有出台了政策的。而2011年,我们也看到国家层面上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修改,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也发现依然有很多这样群体当中的人,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着。对于他们来说,救治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而对于生命终结的恐惧,随时都在困扰着他们。难道说,在轰轰烈烈的集体关注之后,他们已经成为了被忽略的群体吗?在时间和生命进行赛跑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呢?今天,我们来再次关注这样的尘肺病的群体,再帮他们想想办法。

  (播放短片)

  徐志辉 耒阳市导子乡村民:

  我们好多人的肺,得了尘肺病的那个肺,用刀去砍都砍不烂的。

  解说:

  徐志辉,湖南省耒阳市导子乡尘肺病三期患者,在导子乡,和他患上同样疾病的还有118人。他们都曾在90年代初,到深圳市建筑工地从事钻井爆破工作。而现在,他们又都面临着同样的生存困境。

  徐作青 耒阳市导子乡村民:

  打针,吃药,住院,到我们耒阳市那里住院,半年多住了三四次,光买那个药,就是五百多(每个月)。

  解说:

  徐作青,尘肺病三期,现在的他基本不能出门,也终日离不开氧气机。三个孩子中,大女儿已出嫁,而小女儿及儿子都还未成年,妻子身患疾病,不能外出打工。这让这个四口之家,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徐作青:

  现在我反正是没有什么心愿,反正我们是活一天,算一天。

  解说:

  家庭贫困,无钱看病,生活无望,这就是湖南耒阳导子乡一百多名尘肺病人的现状。然而,相对于全国其它省市的病人来说,他们依然是幸运的,因为在三年前,他们打工时的所在地深圳市政府,曾分别给予他们每人七至十三万元不等的救助金。2009年,湖南耒阳的一百多名尘肺病农民工,在深圳因为没有与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因而无法进行职业病诊断及赔偿,他们通过数月的维权,引来了媒体的关注。在此情况下,深圳市政府表示,在法律框架、人文关怀的原则下,予以特事特办。最终,耒阳尘肺病人每人拿到了七至十三万元不等的救助金。三年时间过去了,当时特事特办得到一次性救助金的尘肺病人,现在的处境怎么样了呢?

  徐术明 耒阳市导子乡村民:

  我最担心的就是小孩子还小,就是自己不知道活到什么时候。

  徐作青:

  赔偿款我都花的都差不多了,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主持人:

  其实在很多的尘肺病人的心目当中,他们最难度过的坎儿,可能不仅仅是对于生命随时会消亡的恐惧,而是一纸劳动关系的证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看到现在,尘肺病人的分类大概是两类:一类是有工伤保险的,因为他们是可以通过用工单位的支付,来报销他们的医疗费;另外一部分,是没有用工单位签署的合同,同时也没有办法得到保障的。而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为了说明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看看这些赔偿是否够用,来看两组数字。第一组数字,是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深圳市政府对于耒阳尘肺病人的补偿,分别是从七万、十万,最高十三万。那么这些补偿到底够不够用,我们还是要看一下耒阳一般的尘肺病人,他们可能会进行的生活的开销。

  药费,我们这是做了一个估算,最低的统计,大概用最便宜的药,最少每个月要花100块钱,而住院的费用,如果你由尘肺病引发了并发症,那么可能每个月还要再交出一千多块钱。但是如果说你采用了,在尘肺病的治疗当中,最有效、最好的洗肺的方法,那么一次还要花一万。刚才我们所看到的一次性的赔偿到底够不够用?显而易见,是不够用的。那么该怎么办呢,他们的生活将会如何继续呢?我们连线一位志愿者,她走访了很多地方,我们来听听她现场的报多。我们来连线一下,湖南省工会干部学校的副教授,“大爱清尘”湖南工作区的主任戴春,她将用她的现实的一些采访经历来告诉我们,现在尘肺病人的生活。戴春你好。

  戴春:

  你好。

  主持人:

  我们看到了你走访很多地方,这些没有用工单位,也没有保障的人,凭他们自己的能力,他们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戴春:

  他们的生活极度困难,就我们走访的患者来看,这些患者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患病以后,几乎都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陷入绝境,他们的孩子面临辍学。有的是为了孩子,只好带病继续出去打工,这又加速了他们的死亡。而有的家庭,往往是父子,兄弟,都患上尘肺,这让一个家庭几近崩溃。

  大部分的患者,他们没有医疗保障,企业没有为他们缴纳工伤保险,而尘肺病也不在新农合保障范围内。这样他们既不能通过工伤保险基金得到医疗救助,也不能通过新农合报销医疗费,而维权之路又是漫长而艰难的。大部分患者在救医无钱,维权无望的情况下,处于等死状态。

  主持人:

  他们能够得到最好的救治是什么呢?仅仅靠他们自己。

  戴春:

  如果说患者在只有肺部小阴影,或者尘肺一期的时候,能够到专业的医院去洗肺和治疗,是可以存活很多年的。但是我们走访的大部分患者,他们都无钱到省里的专业医院去治疗,有的人终身都没有得到一个机会,到专业医院去治疗,只能在乡镇卫生院打针吃药,几乎都有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这样加重了病情。

  我们走访的患者,大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已经不能洗肺。而很多的患者,因为无钱医治,很快就发展到三期,二期三期,病死率是很高的,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集中爆发的时期。我们走过的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正笼罩在死亡的阴影当中。

  主持人:

  好的,谢谢戴春,如果说得不到救治,看来等待他们的,真的就只有死亡这一条道路了。由此我们也看到了,一次性的赔偿显然是不能够有持续的作用,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我们看到2011年,国家出台了修改之后的新的《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比之前更加完善的一条,这一条我们今天也特别把它放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里边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说你的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你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来申请救助。地方各级人民部门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其他措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地方政策能够到位的话,对于他们的救治是可以实现的。

  那么一年多了,办法规则都有了,实施的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

  (播放短片)

  2012年12月20日 四川成都

  解说:

  对于尘肺病二期患者任成元来说,这一天,或许是他患病以来最值得高兴的一天。这场洗肺手术,他盼了八年。

  医生:

  这里面就是他洗出来的杂质,这就是干净的,我们罐洗下去就是这样的,这个就是从他肺里清洗出来的,里面就有很多粉尘,就是他接触的粉尘,他吸进去的粉尘。

  解说:

  任成元是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月包村人,全村280多个村户,大部分男劳力都像任成元一样,选择外出打工,在四川甘洛县的铅锌矿从事炮工工作。但是,让任成元始料未及的是,钱没挣多少,却得上了尘肺病,生活贫困,无钱治疗。从2005年至今的八年间,全村26个尘肺病人,已经有9人相继离开人世。

 [1] [2] 下一页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