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是没有门店的皮包公司,在酒店租间办公室,甚至在家里摆张桌子,放个保险柜。再甚者,腋下夹个皮包,里面放上一沓票据,就四处游走吸贷转贷。
马先生也成了一个“夹包族”。他介绍,2009年到2010年,神木有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近200家。而像他这样的“夹包族”难以计数。
这种融资方式兴起的动力,是投资煤炭业的高额回报,老板们渴望进一步投资。但从农商行和商业银行贷款手续复杂,成功率低。
民间借贷应运而生,将投资机会较少的普通人手中的游资汇集起来,供给大老板。
这些公司向社会吸收资金的月利息为2分到2分5厘,放贷的月利息3分5厘到4分不等。虽然远高于当时银行贷款几厘钱的月利息,但既无需担保,也无需繁琐的手续,手写一张借款单就可完成,而且几乎当场就可提钱。
2009年开始,神木大兴炒露天煤场,炒家从本地炒到鄂尔多斯、甚至远赴新疆。一家正规小额贷款公司刘姓经理介绍,民间借贷的大量资金中有六成到七成流向房产与煤炭。而来自县金融办2011年的数据是,贷款约68%流向了煤炭、化工电力等行业。
另一部分融资被用于满足个人消费,甚至流向赌博市场。在当地,有钱人赌博的规模越来越大,一次动用的赌资高达千万元。
这类民间借贷与国家金融政策并不相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即使是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也只许放贷,不许吸纳资金;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典当行更是不能从事任何形式、性质的金融活动。
但在神木,这些非金融性质的公司却公开、大规模、大范围进行金融活动。马先生介绍,当地近200家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行,很少完全从事过其工商营业执照规定的业务,所进行的完全是吸收资金和发放贷款。
在这些吸贷转贷的人中,神木县城内最受人信赖的是龚爱爱,商人乔秀峰、王文明以及张孝昌等人。
其中,新世纪黄金珠宝城的老板张孝昌是黄金炒家,他的借条十分简陋,上百万资金的借贷手续就写在其珠宝城销售单据背面。
抵押房产借款放贷
“神木100个家庭有98到99家参与借贷。”
民间借贷网织成后,神木县几乎每家都被网罗其中。“不敢说100%参与,但神木100个家庭有98到99家参与借贷。”马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