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信任危机比水污染更可怕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3-19 11:0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湖南平江县长寿镇2万居民因担心自来水污染,购买山泉水饮用。当地多家职能部门长期检测显示该镇水厂水质达标,但居民仍坚持购买山泉水。一位姓彭的老人称,自来水被污染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家里喝的都是山泉水,从不喝自来水。”(3月18日新华网)

  政府部门不断发安民告示,可老百姓就是不信政府,这是出现了信任危机。而这其实比自来水污染严重得多。水污染可以用技术手段治理,而信任问题岂是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的?水务局表示,已动工新的引水工程,可满足当地百姓对饮水质量更高的要求。然而,饮水上的信任问题即便解决了,并不等于信任危机会彻底消除。如果几年前一次净水器的商业宣传就能击败政府公信,今后再有类似情况,会不会重蹈“自来水危机”情形?

  “信任”这东西,培养起来很不容易,而毁损它,往往无需费什么工夫。专家认为,长寿的饮水安全事件,是官民信息不畅的一次警示。信息阻隔长期存在,必然导致政府公信力流失,从而造成两者间的信息“屏蔽”。而笔者认为,信息阻隔还只是静态自然产生的问题,更可怕的是“现身说法”——百姓耳闻目睹的情况太多了。官员承认,上世纪90年代,在流经长寿镇的黄金溪上游,当地确有过一些小企业采矿,因工艺、环保技术不达标造成违规排放,对下游河流造成污染。而现在这些小企业已经全部关停,仅存一家大型金矿企业,该企业的排放是达标的。上游水源曾被采矿所污染,主要责任在政府,或监管失职,或睁一眼闭一眼,而今天的信任危机,如果与此有关,政府应该反思与自查:公信修复了没有?

  一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本是常情;二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化工、采矿等产业必有污染,几乎成为民众的定式思维,高发的污染问题已经让民众成了“惊弓之鸟”。本次人大对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官员的表决,反对票、弃权票爆出“冷门”,被称“史无前例”,实际上反映着社会对环保工作的不信任;而长寿民众拒喝自来水、不信官方宣传,则是这个问题的现实缩影。 马涤明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