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县的付出
周至每年向西安供水“近3个西湖”
“周至人那会儿可能刚有点发展意识,西安就出现了缺水问题……”周至县水务局水资源办副主任李战社回忆。对于当时是保证上游“吃饭”还是下游城市吃水的问题,马召镇76岁居民杨国光记得,镇里和县里的领导来村里做工作,不让伐树,不能到河里洗衣服了。最终,“吃饭”给“喝水”让步。1998年,黑河饮水枢纽工程实现大坝截流,2000年11月导流洞封堵,水库开始蓄水,它自西向东经过周至、户县、长安供入西安,从根本上解决了西安市的水荒。
解决了西安“水荒”周至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西安“水荒”问题解决后,周至开始逐渐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杨国光说,以前打的井,开始不出水了,由于灌溉井缺水,村里再也没有人种植水稻。
李战社说,由于水库的拦蓄作用,水库大坝以下河道基本断流,造成黑河在平原的流径区内地下水补给匮乏,地下水位逐年急剧下降,一些沿河附近乡镇,如马召、楼观、司竹、尚村等镇及自然村大部分饮水井及灌溉井吊空或干枯,区域内群众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已经十分困难。
康保成也表示,在建水库之前,桃李坪村的水资源相当丰富,除了稻田中常年续集的水之外,就是对山上种的农作物进行灌溉时也非常之方便,“那时水层特别浅。”
周至7.1万人饮水困难每到夏天防汛压力大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2004年,西安市政府批复100万元的转移支付资金,解决马召十村组1.2万人的饮水困难。李战社说,这仅仅解决了当时应解决人数的15%,还有7.1万人及10.9万亩的饮水及灌溉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2000年以前打下的灌溉井多数已经报废,这些都是多数地下水补充不足所致。时间越长,一些平原地区村民需要向下打井100多米才能找到水,有的山区需要打井到200多米,甚至300多米。直到近几年开展的“人饮工程”,一些村民才在深井中打到水。
李战社说,每年冬季到夏初,是周至的灌溉季节,也是周至的旱季,为了保证西安城市用水,周至要采取限制灌溉,而到了每年七、八、九月,周至降水量开始集中,大坝承受不了巨大水量,水库开始泄洪,给下游的河道带来防汛压力大。
“近几年夏天,一有洪讯,镇里和县里的人天天都要关注,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就怕出现问题……”李战社说。
李战社说,目前,周至境内的黑水饮水工程向西安的有效平均年供水量在3.05亿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在80万立方米,占西安居民饮水的80%左右,按照西湖总容积1.1亿立方米的数据推算,周至境内的黑水饮水工程每年向西安的供水量将近有3个西湖那么多。
一个农民的起伏
保护水源 农家乐刚开一年被叫停
每次提到创办农家乐的经历,马召镇桃李坪村村民郭红牛就叹口气。
“那是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创业……”郭红牛说,2009年,他看其他县区的农家乐越来越多,于是自己也产生了办农家乐的想法,“种了一辈子地,想换个思维方式挣钱,正所谓,靠山吃山嘛……”
编辑:王秋阳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