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3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皮包公司骗国家专项资金 “陕最大养猪场”变烂尾

来源: CCTV2《经济半小时》  2013-03-23 10:58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最大”养猪场缘何烂尾

  一、农场撂荒

  315在行动,我们今天关注的是陕西扶风育种良田遭遇撂荒的问题。陕西省农牧良种场是一家大型的国有农场,农场下属的高桥分场是经营小麦良原种的企业。四年前,一个号称陕西规模最大的养猪场开始在这里筹建,然而,项目开工三个月以后,这场轰轰烈烈的投资开发项目却变成了一场闹剧。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这一片望不到边的荒芜之地,是陕西省农牧良种场高桥分场实验基地,占地260亩,解放初就建成,用以繁育、试验、推广小麦原(良)种,这里的灌溉条件非常好,小麦长势喜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 。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召公镇作里村晁林娃说:“过去灌溉井、渠,你看都挺便捷。地好得很,这个原来都是农场。”但是,这个原本应该草木丰茂的大型国营农场,却满眼荒凉,场地内外的野草超过一人多高。甚至已经成为野鸡的栖息地。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故呢。

  在记者拍摄的过程中,附近的村民闻讯赶来,一会的功夫就过来10多位村民。村民告诉记者, 四年前,这里是一片良田。

  2009年2月,陕西省农牧良种场与扶风县鼎鑫肉制品有限公司联合投资 8000万元合作开发了,号称是陕西省最大的生猪养殖项目,预计建成后生猪存栏量可达4万头,年出栏量达12万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三级领导亲临此地,连同开发商以建设“陕西省最大的养猪场”为名,在此剪彩动工。

  陕西省农业厅厅长王宏在主持开工仪式时还指出,这10万头“生态循环”型有机生猪养殖场的开工建设,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强强联合的结果,是陕西省发展现代化养殖,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大项目,对调整当地养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作用。

  可令人意外的是,如此大的项目开工不久便夭折了!如今,无论是大路东面的生产设施,还是大路西面的附属设施都是半拉子工程。工地上沙石乱堆,猪圈也都是露天的空架子,

  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当时,他们看到省市县领导都出席了项目的开工仪式, 因此对这个项目也全力支持,周边务农的村民都希望这个全省最大的养猪场,能够早日投入生产,这样在可以到养猪场来打工赚钱,一些人还可以依托这个工程赚取收入。当时,不少工地上使用的钢管架,搅拌机,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设备,全部由当地人赊账提供给该工程,谁知该工程在开工3个月后突然停工,

  开发商一夜之间全部撤离工队,杳无音讯。投资方撤了,村民傻眼了。王高峰就是其中的一员。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召公镇管道村王高峰说:“他从2009年这儿刚建筑的时候租赁我的搅拌机,一分钱现在都没见着,都没给,一分都没给。”

  王高峰说4年来,搅拌机的租赁费就有十几万了,他一直在联系建筑方,追要租赁费。

  王高峰说:“(现在)找不着,打不通电话,前面都是说好好好,马上给你解决,前几次来他还在这儿呢。”

  要钱没有希望,王高峰就提出先把自己的搅拌机拉走,但是看大门的师傅怎么也不让他拉走。就这样,原本崭新的、价值1万八千元的搅拌机报废了。类似王高峰这样受到影响和损失的人近千人,在这个烂尾工程里面,大部分的成本投入都是赊的。包括建筑材料,人员工资等等。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召公镇官道村王志亭告诉记者,这里的单子就是欠款单子,上面有两万、十四万、三十二万、等大大小小的欠款单子。

  这些欠款单里最多的60多万元,最少的也有几千元,总数粗略算了一下,大约有二三百万元。

  不过这些村民要债几次之后发现,从镇上,到县里一直陕西省农业厅,没有相关部门在管这件事。这260亩良种田就这样荒废下来。由于土地肥沃,野草的涨势非常旺盛。现在刚刚开春,野草还没有复苏, 村民告诉记者,到了夏季,野草疯长 ,这里就产生了安全隐患。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召公镇作里村村民周小刚说:“都得一起走,一个人不敢走了。农历8月份,人不敢进来,草也太高了。”此外这位老者还告诉记者,他们甚至在这里看到过野狼。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召公镇作里村村民说:“现在人也没见过狼,也分不清,反正是经常看着好像狼,还好像狼窝。那能不担心吗,肯定担心,上学的娃娃从这儿走有狼,我们曾经都见过这个东西。”

  村民曾经向报社记者反映情况, 有报纸还曾经报道: 陕西省最大养猪场沦为狼窝!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看着这近300亩良田就这样荒着,附近的村民感到非常可惜,也不清楚工程何时再开工,有的胆子大的人,索性在这里种起了自己的庄稼。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召公镇召公村村民说:“我看着可惜,现在这个投资一千多块钱了,还没有成本费,都是觉得可惜了,咱种了一点。你要(推倒)了它了,赔一千多块钱,你要不(推倒)它,怎么也得(赚)五六千块钱。”

  记者:如果他要是今年万一开工了的话,这些钱就赔了?

  村民说:“我都赔了一千多块钱,全当我没种了。。”

 [1] [2] [3] 下一页

编辑:李晨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