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省民政厅:保障清明祭扫安全有序 引导生态安葬

来源: 华商网  2013-03-25 10:58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华商网讯 3月15日至4月15日期间将迎来清明祭扫高峰,为此,陕西省民政厅进行了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清明节期间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祭扫、生态殡葬”主题服务月和行风建设月活动。

  保障清明祭扫安全有序

  陕西省民政厅成立了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清明节工作的通知》,对清明节工作及“文明祭扫、生态殡葬”主题服务月和“行风建设月”活动进行了研究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各成立了清明节祭扫活动协调指挥机构,建立了民政、公安、消防、交通、林业、工商、国土、城管和宣传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应急管理预案,确保在清明节期间能够有序组织,快速反应。省民政厅和10个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民政局抽调人员,设置了38个观察点,在清明节期间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落实突发事件零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各地工作动态。各级民政部门指导殡葬服务单位完善各项安全措施,规范服务内容和程序,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对殡葬服务单位的投诉。省市将组成检查督导组进行抽查,对准备不充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保障不到位的,责令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处理。

  落实惠民殡葬政策

  各地要以清明节作为宣传和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重要契机,利用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采取发传单、贴标语等多种方法,深入社区、乡镇和农村,大力宣传各项惠民殡葬政策,让老百姓了解政策内容,知道办事程序,使惠民殡葬政策真正惠及百姓。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一步充实服务内容,增加保障项目,提高补贴标准,优化减免手续。去年,我省出台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制度的建立,延伸了社会救助功能,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十分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12月底,共实施殡葬救助4374人次,累计发放殡葬救助资金495万元。同时,省政府出台政策全面推进城乡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建设,全省共安排25个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所有项目都将在今年年底前建设完成。目前,我省惠民殡葬政策落实初见成效。

  引导文明祭扫生态安葬

  各级民政部门和殡仪服务单位要充分认识殡葬改革在建设“三强一富一美”西部强省中的积极作用,牢固树立移风易俗、生态节地、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在清明节期间,积极组织开展骨灰植树等生态安葬活动,推广小型墓、壁葬、寄存等节地葬式,探索建立生态安葬奖励政策。集中开展以缅怀先烈、礼敬先贤、追思先人等为主题的祭扫活动,通过祭扫英烈、集体公祭、家庭追思会等形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宣传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奠等文明时尚的祭扫方式,传承优秀殡葬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经营性公墓要开辟生态公益墓区,提供免费或者低价骨灰安葬服务,引导群众摒弃硬质墓穴和墓志,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切实抓好服务质量和行风建设

  各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统一部署,在3月15日至4月15日期间,组织开展“文明祭扫、生态殡葬”主题服务月和行风建设月活动,践行为民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扎实开展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各殡仪管理服务机构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严格落实收费标准等各项服务公开、承诺制度,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落实到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群众满意作为殡葬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出免费茶水、爱心雨具、急救药箱等人性化、亲情化的便民利民措施,努力建设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单位。各地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2] 673号)和陕西省物价局、财政厅、民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办法》(陕价行发[2011] 154号),完善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规范殡葬服务收费行为,坚决纠正以次充好、强买强卖、违规收费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编辑:王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