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本报A18版报道了《12岁孩子闲逛到深夜不愿回家 江西来西安打拼的父母愁坏了》,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不少读者打进热线,讲述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做服装生意的张女士说,她也来自江西,在西安做服装生意有十年了。儿子是6岁时接到西安的,如今已经9岁,读小学三年级了。张女士说她儿子也很贪玩,不喜欢做作业,迷恋电视和电脑游戏。有时说他不听,让他读书就哭,真的很让人头疼。由于自己开店,周末有时会把孩子带到店里,给孩子报过几个学习班,他都不愿意去学。张女士很希望能找到让孩子提高学习自觉性的方法。
家住西安市胡家庙的秦先生说,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也是做点小生意为生。他觉得很多商户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太好,所以他这些年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儿子的学业上。儿子也挺争气,目前已顺利考入兰州某高校就读。秦先生总结,教育孩子要舍得投入,不仅物质投入,精神上也要投入,要和孩子搞好关系,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心理咨询师王永宁说,有些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对待孩子的态度简单粗暴,致使孩子感到空虚和孤独,只好向外界寻求寄托,不愿意回家。所以,家长要先检讨自己的教育方法。
据本报联合凤凰网评论频道所做的问卷调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已有2286人参与讨论,其中很多人提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做人,德育居于首位。
今日上午9~11时,本报继续开通热线电话029-88429052、88429529,欢迎大家讲述和孩子相处的心得,为孩子教育支招。社区记者孙阳杜俊岭
编辑:王秋阳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