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城市孩子分不清公鸡母鸡 家长呼吁给学生实践机会

来源: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2013-04-01 04:4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在大学南路小学亲农活动基地,小学生正在自己动手磨豆浆。

  在大学南路小学亲农活动基地,小学生正在自己动手磨豆浆。 (资料图片) 记者 张波 摄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记者 刘振)韭菜和麦苗,公鸡和母鸡,有多少城市孩子能分得清?省教育厅近日要求,城市学校要安排农业生产劳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养殖。这一新规定立刻引起各方热议。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经常开展劳动实践。低年级订粉笔盒,中年级做粉笔,高年级的孩子在学校的试验田挑粪、施肥。虽然很累,但大家的兴致都特别高。现在城市的孩子离劳动太远了。”远东一小校长马玲对新规定非常赞同,她说,通过农业生产实践,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学生家长孔浩强对新规定也非常欢迎,他还呼吁“给孩子更多这样的实践机会”。

  随着我市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不少城市学校建立了亲农实践基地。“刚开始,很多孩子分不清韭菜、蒜苗和麦苗,甚至分不清公鸡和母鸡,鸭子和鹅。”提起亲农实践中的趣事,长安区五彩糯玉米示范基地负责人张旺忍俊不禁。在基地,孩子们可以体验种植、养殖、碾磨,还能认识和使用各种传统农具。“自己碾玉米做苞谷糁,孩子们吃得特别香。”张旺说,还有孩子在日记中写道,他终于知道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以后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

  大学南路小学是我市较早开展亲农实践活动的学校之一,已经连续进行了四年。副校长王建告诉记者,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亲近土地,对农村和农业有直观的认识。“刚开始只是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尝试,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反响非常好,于是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中高年级的学生,逐批到基地实践。”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节约的意义,王建说,他们打算进一步扩大范围,让所有年级的学生们都有机会参加实践。

编辑:王静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