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央视批兴教寺拆迁:驱逐僧人后寺庙是行尸走肉

来源: 央视  2013-04-12 09:19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2013年1月13日新闻:

  按要求必须设标志牌、解说牌承担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任务,但是不少景区以地质公园文化遗产做招牌,只顾揽客创收。

  解说:

  川流不息的索道缆车、店铺林立的山顶闹市使泰山逐渐失去东岳雄风。敦煌的壁画由于参观人数过多,正在消退往日灿烂的容颜。一些地方修旧如新,事与愿违,造成无可弥补的遗憾。商业利益的驱动需要花大力气加以遏制,为此著名作家和文学家冯骥才曾经很痛心地说,申遗是保护的开始,不是开发,不是创造,更不是打造,不能把变味的、粗制滥造的东西留给子孙后代。中国申遗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审疑。

  主持人:

  我们国家对于申遗是有着热情的,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字,这是2010年的时候,新华每日电讯呈现出来的,目前中国已经有了43处世界遗产,规模排名全球第三,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多个项目有申遗的意愿,其中列入预备申报清单的项目是60多个,从这些数字里面看到,这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但是同时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像刚才在短片里面看到的,这个申遗过程和结果应当说是狂热大于冷静。

  接下来继续连线吴必虎教授。刚才我们也通过数字还有包括短片,您也看到了,而且您本身就是这个专业,在其中您多少年一定会感受到,我们申遗热情高、规模大,但是您怎么去看待这样一个给末和热情?

  吴必虎:

  最近几年中国各地政府确实非常热情,排队排的非常长,这里反映三个问题:

  第一,很多地方政府推动申遗能够为自己创造政绩,现在工业不太容易得到批准,所以大家很多想办法搞旅游,搞旅游,其中申遗属于成功是最方便的一个办法,已经有很多案例了,申遗成功以后,GDP增长好多个点。

  第二,跟第一个症结相关的,GDP来自于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大家对它的期望太高。实际有些地方不一定能发展旅游,或者旅游发展会对世界遗产地造成很大破坏,这一点很多地方政府没有考虑到。

  第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报遗产有一个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能批准一种文化遗产,只能标一个,可是我们中国这么大,历史这么久,我们一个省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对我们的限制,中国在世界遗产审批过程当中没有话语权,这也是导致我们排队过长的一个原因,应该加强话语权,在世界遗产的平衡当中。

  主持人:

  因为中国就是历史丰富,不缺历史遗产,而且领导申办过程中不缺乏热情,您感觉我们最缺的是什么?

  吴必虎:

  我觉得我们最缺的是提高国民整个对遗产保护的共同认知和意识。

  记者:

  这话怎么讲?

  吴必虎:

  世界遗产能不能申报,怎么申报,不能仅仅有文物专家单方面来做决定,而是应该更广泛地公众参与,这次很多情况下,大家不太了解背景情况下,或者没有跟僧人,或者没有跟广大的佛教文化,特别是玄奘文化爱好者,进行充分沟通,这是很大问题。

  主持人:

  谢谢吴教授。

  文化遗产不同于自然遗产,因为很重要一个因素,文化遗产里面有一个“人”的因素,而这个“人”,是文化遗产有机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你要申请世界遗产,你都不问问里面的人舒服不舒服,甚至都不去问问他们的话,那么我们倒想问一个问题,申请这样的遗产又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今天的节目,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编辑:白玫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