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商网讯 最近西安出现了一个手机叫车软件。5月10日《西安晚报》和《三秦都市报》不约而同地撰文介绍了这款软件目前在西安的使用情况,有意思的是两家媒体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晚报叫好 三秦喊差
这款手机叫车软件其实是一款预约软件,分为出租车司机客户端和乘客客户端。需要使用软件的乘客必须安装客户端,再注册,然后在需要打车时,打开软件,周边的出租车会定位显示出来,乘客按下叫车键,安装了客户端的出租车司机就能接到呼叫。
《西安晚报》和《三秦都市报》的记者都对这款软件进行了体验。《西安晚报》的记者体验很好,下午1点左右在五味什字叫车,2分钟内就来了辆出租车。《三秦都市报》的记者却遇到了种种困难:“记者进行了三次手机叫车试验,不是显示‘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就是‘报错'或者'GPS定位失败’。”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认为成功率不高,与打车难有关。要提高预约成功率,应该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和下午三四点交接班时间。
一位接受《西安晚报》采访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也认为软件“还需要进行一些改进,比如在高峰期的时候,空车很少,乘客通过软件也很难叫到车。如果增加提前预约功能,司机可以提前安排时间,对乘客来说可能会更方便一些。”但他同时也认为“这类软件可以增加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信息共享,让出租车资源更合理化。”
有小费选项
另外这款软件有“小费支付”的选项,以5元为单位递增。这个选项激励了出租车司机的积极性,司机“小惠”告诉《西安晚报》记者:“我今天早晨就遇到一个乘客呼叫,除了打车费,还给加50块小费,特别眼馋想去拉,但是因为当时我离那个乘客太远了,就没抢到。”但对于没有给小费习惯的普通市民来说,这个选项未必会有用。
官方不看好
官方很抵触这款软件。《三秦都市报》采访了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这名负责人说:“这些软件对市民打车有一定的便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手机叫车软件普遍是市民与司机直接对话,缺少第三方监管;在高峰期打不到车;乘客可选择加5元或是10元甚至更高价格来叫车,违背了出租车服务规范。目前,西安出租车行业内没有推行手机软件叫车业务。”
该负责人还提到了西安本来就有的电话叫车业务。2011年西安开展了电话叫车业务,拨打96716,按提示音进入人工服务,提供用车时间、用车起始点以及叫车人移动电话,确定后,如果10分钟之内有司机联系叫车人,则说明本次预约成功;如果10分钟之内没有司机联系叫车人,则说明此次预约失败。这项业务开展了将近两年,在西安却仍是个新鲜事物。《三秦都市报》的记者在高峰期体验这项服务,均未成功。
《西安晚报》的报道:打车软件西安悄然流行 千余名出租车司机安装
《三秦都市报》的报道:手机叫车引市民热议 西安出租行业暂时未推广
编辑:赵萌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