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技校毕业生就业之道:低期待 多实践 贴需求 重就业
高职、技校毕业生就业率为什么高?对于本科毕业生就业又有哪些启示?本报邀请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
原因一:期望更低定位更明确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高职学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主要是因为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更低一些,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大部分本科生对自身就业期望比较高。
“技校学生就业时,对自身的定位很明确,就是‘蓝领工人’。”西安工程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郭联富说,技校生进校时,学校就会告诉学生,选择了技工院校就决定了今后的工作不会是办公室白领,而是一线工人、技师,因此,学生就业期望不会太高。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纪委书记徐晓曦认为,本科生应从实际出发,转变就业观念。
原因二:专业、课程紧贴市场需求
“很多高职学校办学特色鲜明,都是针对某个行业培养专门的人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夏良武说,而本科高校中,除一些知名高校外,不少本科高校都缺少办学特色,有的专业设置跟市场需求对接还需进一步完善。
西安建筑工程技师学院副院长徐波也表示,技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也是紧贴市场需求的,他们学校主要是建筑方面的专业,现在建筑行业人员十分紧缺,学生供不应求,而且发展较好,有的学生毕业两三年就拿到了年薪10万左右。
原因三:在校三年一半时间在实践
高职、技校相比本科高校,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夏良武表示,很多高职院校校内外都有实验实训基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设置比例近乎1∶1,以三年制高职为例,学生在校三年,一般有一年半是在进行理论学习,另一年半在进行实践操作。
徐波也表示,技工院校更注重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学生一般实际操作课程占到了60%,从学校出来后,可以立即上手工作。”
多所高职、技校负责人认为,本科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实践培训,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原因四:教学更注重未来就业
徐波和郭联富都认为,技校生就业率高,也与技校学生相对较少有关,小班教学更注重将来是否能够就业。省人才中心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当前很多本科高校盲目开设新专业,其中,大多是文科类专业,因为文科专业学校一般只有几个老师就可开课,而不像工科类开设新专业需要花很多钱购买很多仪器等设备,从而也导致了文科就业难于理工科。因此,建议本科高校不要盲目扩招,应该对学生的就业负责。
此外,高职、技校就业率高还与不少高职、技校实行订单制培养(按照用人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培养学生)、校企合作有关。
相关新闻
人社部出台政策 帮扶未就业毕业生
据新华社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昨日发布《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提出要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计划提出,对实名登记的所有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地都要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指导。针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将其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对实名登记的非本地户籍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各地都要给予与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大力支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网络创业。
教育部开展专项核查 严防高校就业率“注水”
据新华社电 针对一些媒体近日对个别高校就业率造假现象的报道,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已立即要求有关地方和高校进行核查。据介绍,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在6月份集中开展就业签约和统计工作专项核查,认真审核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等材料,确保就业签约和就业统计数据的客观、准确。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对高校就业签约和统计工作进行复查,发现违规行为,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单位领导责任。
这位负责人重申,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编辑:刘超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