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停工5个月:陕西百亿调水工程的“环评”困惑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13-06-18 10:1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王丹阳 王一茹

  “如果短期内可以修改完环评文件,那么环保部就放你过去了,如果拖得时间一长,他们可能觉得这个项目还不成熟。”5月20日,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报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于2009年8月擅自开工建设。”今年1月5日,环保部开出的一张“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称。在文件末尾,环保部责令此工程停止建设,并罚款20万元。

  引汉济渭工程,号称陕西省最大的调水工程,2008年由陕西省政府规划,静态投资便超过百亿元。5月下旬,本报记者在现场调查发现,该工程仍处于停工状态。

  昨日,引汉济渭工程工地上的一位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工程依然没有复工,而从环保部发出“处罚书”算起,该工程已停工逾5个月。

  环评背后,本报记者调查显示,这是任何一个大型工程都可能遭遇的环评困惑,该项目环评单位为武汉的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于去年5月完成项目环评文件编制。上报环保部后,却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这里面太复杂了,其中有我们的问题,也有环保部的问题,很多前期工作互相交叉,在环保部的要求里,若干方面都搅在一块了。”洪小康说。

  工地上的等待

  在西安周至县位于秦岭北麓的深坳里,有两个刚完工的隧洞,因为在它们周围并无大型器械,也没有来往的车辆,所以并不容易被发现。它们为引汉济渭工程的一部分,为勘探试验支洞。

  资料介绍说,“引汉济渭”主隧洞设计总长93.8公里,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将汉江水与渭河打通。鱼刺形的10条勘探支洞分布在还未开工的主洞两边,一同埋于秦岭深处。它们的作用一是勘探岩体,二是为主洞的建设提供废渣搬运场,也为工人作业提供通道。

  建设方中铁十八局的生活区位于周至自然保护区林区检查站内,目前,除了已经成型的办公区,还有一排排正在建的简易板房,这是为后续工程扩员而准备的。

  总工程师王建伟最近的工作转移至办公区内,工程被停,他不再常去几里外的隧洞口,“我们现在就每天干瞪眼了。”他说。

  1月的某天,王建伟在山区内接到“业主”电话,对方指示全面停工。“大型工程在建设中这里停那里停总是有的。”王建伟告诉本报记者,当时他也没有多问原因,就下令停止建设,并一直到现在。

  如果不是被勒令叫停,中铁十八局应已进入到主体工程即引汉济渭越岭段引水主洞的建设中。该局在此工程中负责两个勘探试验支洞,和20公里长的主洞标段。被叫停的时候,两个支洞已经完工。其中一个位于周至县王家河乡,另一个位于周至县陈河乡。

  在这两个埋没在岭北深处的乡镇,零星可见造在山腰上的村屋,却形不成规模,唯一的盘山公路108国道边可见简陋的商店,人烟稀少。两个乡距周至县城约60公里。

  环保部所指的“擅自开工建设”,指的就是勘探试验支洞。因为已经停工数月,这些支洞都静悄悄地埋在山里,本报记者在岭北和岭南同时看到,很多洞口已无人烟,也无工地围栏,只有一个风机伸至洞内鼓风。

  整个引汉济渭工程由三个工程组成:黄金峡水利枢纽、秦岭输水隧洞和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总体布局为,在汉江干流及其支流子午河上分别兴建黄金峡水利枢纽和三河口水利枢纽,由最南端的黄金峡水库提水,到达中段三河口水坝,与三河口库水统一调配,水沿隧洞输向秦岭北麓,进入关中。

  陕西并不乏穿越秦岭内部的引水工程,然而引汉济渭工程以总长度和埋深刷新难度。由于埋深在500米~2000米之间,越是往下岩层结构越复杂。仅中铁十八局负责的20公里主洞标段就有14个断层,无数软岩,该局一位工程师介绍。

  在周至的6号和7号支洞洞口,中铁十八局每日安排一个“看洞人”,为的是阻止秦岭间骑自行车的好奇驴友闯入洞内。王建伟对本报记者说,目前的工作就剩下每日例行排洞内的裂隙水,和修建周边道路、防护堤等辅助工程。

  工程停建对效益上的损耗不言而喻,王建伟遣散了一半的工人,“绩效都发不出来。”炎热的5月山区里,时而有等待再建的工人来电询问工期,他只能回应:“业主这里还没消息。”

  “支洞在省内的手续都是齐全的。”王建伟称,他至今不知道环保部叫停的原因。除了设备折旧费,原本定于6月进场的大型TBM机械需延期至年底,TBM是一种代替早期的人工岩爆的大型开掘机械,是对岩层扰动最少的开凿法,由于只在洞内作业,也将降低对生态的影响。

  距工地30分钟车程之外,便是周至生态脆弱带“黑河金盆水库”,黑河与王家河从南边蜿蜒而下,汇入其中。在6月汛期前,这两条河犹如两条小溪般微弱,到处可见干涸的河道,但这个水库年供西安70%用水。

 [1] [2] [3] 下一页

编辑:刘超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