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中午,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小仁村沁春园养老院,61岁的田苑娃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房间里 本报记者 张喆 摄
田苑娃,这位61岁的商洛老人,两年前住进长安区
郭杜街办小仁村的一家养老院。可自住到这里,田苑娃再想见自己的两个儿子,就成了一种奢望。因为两年来,俩儿子对老人几乎是不闻不问,还欠了养老院一年半的费用。
两年前老人住进养老院
2011年3月15日,是田苑娃住进西安市沁春园养老院的日子。养老院刘院长说,当时是他开车去接的田苑娃。“当时老人住在她小儿子的租住屋里,那时还很冷,老人只穿着一条薄裤子,连自己的鞋都没有,穿了一双男人的大拖鞋。”刘院长说,老人的小儿子说,妈妈精神失常,他一天在外打工,没时间照顾妈妈,只好将妈妈送到养老院。
据了解,原来老人住在商洛老家,那里有她的大儿子。但俩儿子都在外打工,由亲戚四邻照顾,后来小儿子把她接到了西安。
可自从进了养老院,老人想见她的两个儿子,就成了一种奢望。刘院长说,最初住进来那一年,俩儿子也只是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给老人交每月800元的基本生活费。但从第二年开始至今一年半了,俩儿子都没再给老人交过钱。
常听到老人念叨“鹏鹏”
在老人入住的情况记录表上记者看到,有一栏里标注着“精神失常”。该院的张院长说,老人慈眉善目的,可是脑子不好使,几乎沟通不了。虽然不怎么跟人说话,但平日里常能听见她反复念叨什么,后来仔细听了一下,老人是在叫“鹏鹏……”她两个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鹏”字。而照顾她的工作人员也说,老人时常念叨“鹏鹏”,晚上也不爱睡觉,老冲着窗外张望。
昨日中午,记者赶到这家养老院时,正赶上老人吃午饭,半碗饭,老人吃了半个小时。吃一吃,望一望大门口。记者问老人:“想不想家?想不想家人?”老人始终微笑不语。记者又问:“想不想鹏鹏?”老人双眼明显一亮,看了看记者,又看了看大门,在确认没有她想见的人后,不再微笑,而是低下了头,拨弄着自己的衣角。
说好去看母亲半年没来一次
去年11月,大儿子来带着老人办了二代身份证后再没联系。刘院长说,今年正月初六,他去商洛找过老人的儿子,可大儿子说妈妈由他和弟弟一块儿养,现在该弟弟管了,并提供了弟弟在西安新的电话和住处。刘院长又找到老人的小儿子,他也满口答应说最近就会看望母亲,到时候一并给母亲交清欠款,但过去半年了,连人影都没见。再打电话停机了,去他租住的地方找他,房子空了,房东说欠他的房租都没给就搬走了……
“每次看到老人,又心寒又心酸,养了两个儿子,一个都靠不住。没有钱没关系,我们也不会赶她走,可来看看总可以吧,老人跟小孩似的眼巴巴地每天守在大门口……”
记者将老人两个儿子留的电话逐一拨打,一个关机,一个停机。
专家:民政部门可代老人追讨
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关心老年人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中国法学会会员张允光说,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老人可以起诉儿女追讨赡养费。但像田苑娃这种精神失常的老人,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应由其配偶或是其他近亲属担任监护人;或由精神病人所在的单位、或是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对其子女提起诉讼。此外,养老院也可以起诉老人的儿子,追讨所欠费用。 本报记者苗颖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