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府两县地处秦晋蒙三省区交界,目前是陕西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两县经济总量近几年占据榆林全市的半壁江山。
神府两县也是陕西煤炭资源最为集中的地方,以神木为例,76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59%的地面下埋葬着优质黑色煤炭,资源储量接近500多亿吨。
20世纪80年代,国家为支援陕北老区经济建设,号召“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掀起神府煤炭资源开发大潮。
然而,时运不佳,疲软的市场、低廉的煤炭价格,早期并未给当地带来多大好处。到20世纪90年代末,神府两县还被划为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县。
2001年,神府的煤炭价格开始飞速飙升。相关数据显示,在接下来的煤炭价格黄金10年中,神府煤炭的价格每年有70元至80元的增幅。2008年,神府煤炭行业进入“量价齐涨”的快速发展期,价格从2005年的每吨50元涨到2008年的每吨500元,煤炭年产量则从2007年的1亿吨,猛增到2011年的7.74亿吨。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的主体,是国有神华集团下属的神东公司。除此之外,便是数量众多的各类集体企业。开发之初,由于煤炭市场表现欠佳,许多集体企业被迫将生产经营权转包给个人,煤炭生产经营权私有化后,煤矿实为私人所有。
一煤兴百业,交通运输、住宿服务也兴旺发达起来,创造出大量民间财富。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建军经调研测算,整个神木县的民间资金规模高达500亿元;而当地金融人士估测,整个神府两县民间资金规模远在1000亿元以上,到2012年规模则更高。
2011年6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称,陕西省榆林市的亿万富豪人数不在7000人之下。榆林下属的两个全国百强县神木与府谷,保守估计神木县资产过亿元的富豪人数可达2000人,府谷县亦与此水平相当。
“大量的民间资金暗流涌动,摒弃了低回报的传统国有银行的存储投资,游走在暴利行业的边缘,一直寻求高回报的突破口。”长期致力于陕北民间游资投资趋向研究的陕西树里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李帮生如此分析。
家住榆林市榆阳区的张鸣(化名),望着刚从西藏归来一脸风尘的朋友,还没等自己问候,一块拳头大小扑闪着焰焰光泽的金矿石,便出现在他眼前。
“金矿品位好、储量大、地理位置优越,一投资就能开采。”听着朋友从藏南带回来的“千载难逢”的投资机遇,张鸣心动了。
“要不是媳妇让我去考察考察的提醒,百万元的定金就打到了对方的账号。”张鸣回忆说。
背着朋友去矿区考察,发现金矿品味、储量不说,交通和安全成了最大的障碍。金矿最终没有投成,“明盘”(小规模的露天煤矿)又成了张鸣的陷阱。
记者调查了解到,神府多名投资“明盘”的煤老板除早期出手外,大部分烂在手中。
“资源价格上涨期间,迷信资源数量有限、永远不会贬值的神府煤矿老板,热衷于投资金属、煤矿等资源类矿产。”李帮生分析认为。
“最早是从内蒙古的鄂尔多斯、乌海,再到宁夏、甘肃、新疆。保守点讲,整个榆林参与炒矿者至少也在1000人以上。”李帮生说。他曾多次为陕北炒矿大军提供过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