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3.

  开文具店

  被戴上“工商业者”帽子

  除了在抗美援朝义演中登台唱京剧外,两位老人在年轻时还有另外一个“惊人之举”。

  1952年底,姐妹俩响应国家“提倡生产自救”的号召,将远在国外的三姐寄给她们的侨汇兑换成500元人民币,一起开了一家文具店。也正是这家文具店,给两位老人的一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林生绮说,当时她们开店是为了自力更生,因此将店名定为“力生文具店”,没想过开店要赚多少钱,只要达到生产自救的目的,她们心里就十分知足。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这家文具店被合营为国有资产,两位老人被分配到不同的国有商店当售货员。

  但让两位老人始料不及的是,她们后来却因为曾经开过文具店而被戴上了“工商业者”的帽子。那个年代身份划分十分重要,正因为戴着这顶“帽子”,给她们此后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压力。

  让两位老人感到欣慰的是,1978年,政府为她们“平反”,身份纠正为“劳动者”,她们各自重新拥有了一份工作。她们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季度都能被评上“优秀”。林生绮还曾当选为“厦门市劳模”。

  4.

  终身不嫁

  约定相互守护

  走完此生

  这对双胞胎风雨同舟85年,终生未嫁,许多人对她们的做法表示不解,但她们觉得此生无悔。

  “您后悔不结婚吗?”

  “从来不后悔!”林生绮笑着说,“其实年轻时并不乏追求者,身边不少同学和朋友都追求过我们姐妹俩,后来一些亲戚也给我们介绍过对象,但我没动心,妹妹也一样。”

  她们20多岁时,因为开文具店而背上了政治包袱。“那时犯了政治错误很可怕,我们不想因为结婚而拖累丈夫和孩子。”林生绮说,“既然我们能自力更生,互相照顾,就一直没有打算结婚了。我们一同来到世间,也会相互照顾走完这一生。”

  这对单卵双胞胎姐妹,从一出生睁开眼睛看世界,除了工作时间分开,休息时间都在一起吃、住。虽然没有大富大贵或轰轰烈烈,但姐妹俩自力更生,相互扶持,倒也过得悠闲自在。

  林生绮笑道:“其实不结婚也未尝是坏事,不少老人都在为子孙的事烦心,我们就不用担心,而是享受生活的另一番情趣,身边也不乏亲友照顾。”

  5.

  安度晚年

  虽都患病

  但都有人照顾

  自从退休后,两位老人一直相互照料,在家里享受着平静但并不孤独的晚年生活,脸上时常充满幸福的笑容。

  2006年,姐妹俩在台光街的那栋小楼拆迁了,老人当时未把拆迁赔偿款拿去买房,后来就一直寄宿在亲人家中。虽然亲友尽心照顾,但姐妹俩总有种漂泊的感觉,此事成为她们晚年生活的一块“心病”。

  昔日的双胞胎姐妹热情而健康,甚至有些洁癖,整天笑嘻嘻,时常充满幸福的笑容,这几年两位老人先后患病了:一个患上老年痴呆症,一个却患上抑郁症,患病几年来,她们成天眉头“打结”,充满无奈。

  幸好,两位老人还是幸运的。如今,姐姐林生绮在亲人的关照下,被安置在厦大附近一栋别墅里安度晚年;妹妹林生耀在厦门市爱心护理院里得到特级护理,林生绮及其他亲人每周都会抽空去探望她,让周边人羡慕不已。

  一辈子能与另外一人相濡以沫85年,并非一件易事,这种感情弥足珍贵!

  对于已经过去的85年,林生绮说,尽管经历了一些坎坷,但她们对生活十分知足,毕竟姐妹俩还能见到对方,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了。

  【记者手记】

  即使失忆

  一起活着就好

  相濡以沫85年,就算是夫妻也很难有这种机会。林生琦林生耀姐妹俩的经历,在厦门乃至全国都可能绝无仅有。

  在护理院里,看到满头白发的林生绮照顾同样是满头白发的林生耀,记者不禁红了眼眶。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妹妹已不能回应姐姐的问候和安慰,但林生绮仍一如既往地和她谈天说地。

  回想起共同走过的85年,林生绮不由有些感慨。她说,妹妹患病前性格非常好,两人一起生活,妹妹什么都听她的。比如一起逛街,她说买什么就买什么,妹妹二话不说。两人退休在家,京剧仍是她们的最爱。有时看戏剧频道的节目,时常入迷忘却时间,两人像追剧的年轻人一样,一直看到深夜才休息。现在,只有她一个人看了……

  听着林生绮说着这些,记者仿佛可以看到她们共同生活的一幕幕。85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她们已分不清你我,你痛则我痛,你喜即我喜。希望不要有一个人先走,即使生病,即使失忆,只要还一起活在这世上,就好!

编辑:李晨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