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本报讯(记者段晓宁)昨日,西安市南郊一中学教师李坚(化名)给记者介绍了十多年来慢慢接受礼品的心路历程。从1998年参加工作后,他几乎每年教师节都能收到学生家长的礼物,尤其是2001年他当班主任后。

  “心理变得有些膨胀”

  “刚工作的时候,教师节就有家长送礼物,但那个时候不好意思收礼。”李坚称,那时候,他接受的唯一的家长礼物是30元面额的IC电话卡,“那时候经常给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单独辅导数学,有时候我打电话给他指点,家长过意不去送了一张电话卡。”

  “两三年后,心理发生了变化,变得有些膨胀。”李坚说,他开始很在意家长的“认同”,并认为这就是自己的“价值”——“你不认同我的教学水平,我凭什么要对你的孩子好?”

  家长如何体现这份“认同”,“认同”度有多高?“当时我认为就是你给我的礼物有多贵重。”李坚直言不讳地说,这种“认同观”在他的几个要好的同行中很盛行,“我们甚至相互攀比这次教师节家长送了什么东西。”

  李坚说:“有一点必须坚守,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孩子家长没有送,就对孩子不搭不理,但对家长送礼物的孩子来说,或多或少有些照顾。”

  “后来开始有一种负罪感”

  “再后来,心理上又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一种负罪感。”李坚说,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觉得自己的水平也没有多高,复杂心态慢慢出现,说不清是歉疚感还是羞辱感。”

  “有一次我想对一名家长说几句硬气话,告诉他教育孩子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别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我们身上,可再一想,他给我送过一张千元购物卡,话又说不出口了。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真的有种羞辱感,连说话硬气的资本都没有了。”李坚说。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良知”

  “老师收礼物这个过程,也很纠结。”李坚说,如果直接拒绝,怕伤了家长的面子。“如果是昂贵的礼物,我会坚决拒绝。礼物太贵重,我压力会很大,因为我给不了他孩子相应的回报。”

  谈到给老师送礼的必要性时,李坚说:“与其花心思送礼,不如花心思培养孩子的性格和习惯。”

  “任何一个老师,都喜欢好学生。”李坚说,如果孩子的性格非常好,即使不送老师礼物,老师也会照样喜欢这个学生。家长不送礼,老师也不会因此对孩子做出不利于成长的事情。“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良知和底线。”

  心理分析

  送礼纠结老师收礼也纠结

  陕西阳光心理研究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杜翠红分析了老师收礼的心态。

  1、收礼物是自我价值的认可

  有些老师很期待学生能对自己的工作作出认可,比如送个卡片或者什么别出心裁的礼品。我以前当老师时,在教师节前,看到别的老师收到学生送的卡片,我当时特别失落,总觉得自己的工作没做好,没被学生认可。

  2、左右为难、身不由己

  毕竟拿人的手短,拿了家长送的礼物,肯定要付出相应的回报,要多关注那个孩子,这样很累也很纠结。如果拒绝了孩子或者家长的礼物,可能是对学生心理上的一种伤害。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一些老师就选择了接受现实。

  3、从众心理

  送礼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少老师就认为,别的老师都收,那就收下吧。对于老师来说,能接受来自学生自己的礼物是最好,一张亲手制作的卡片,一张与老师的合影,一份对师生感情的美好记载,这样真诚的礼物,才是老师们最期待的。

  给老师送礼你是哪种心态?

  老师很纠结,家长也很烦恼。杜翠红分析了家长的几种心态。

  1、随波逐流。很多家长认为,别的家长都送,我们就必须得送,反正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了。

  2、患得患失。一些家长认为,师生关系很纯洁,不送礼又怕老师不关注孩子,在这种纠结心态下,一些家长就送了。

  3、自求心安。家长冯女士说,她每年开学后都给老师准备些土特产,不求孩子得到特殊照顾,但自己心理压力能小点。在这种心理状态下送礼的家长占据了大多数。

  4、真诚感谢。有些孩子在老师帮助下,成绩大幅提高,家长对老师真诚想表达谢意。

  5、冷静淡定。有家长认为,孩子的表现更多的是源于自己的努力,老师只是一个引导,不用刻意讨好。

  本报记者段晓宁

  链接

  长沙:老师收礼可取消任教资格

  长沙市教育局下发通知指出,凡教师有接受或变相接受学生及家长请客送礼行为的,在当年评先评优、职称晋级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所在单位可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解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取消其教师资格。中新

  成都:出台“准则”严禁老师收礼

  成都市教育局日前出台《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准则要求我们的教师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不索要、收受学生和家长的钱物。

  接受采访的成都市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均表示,无论什么节日,教师都不能收受学生和家长的钱物,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旦查实,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严惩。综合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