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本报榆林讯(记者 高羽珑实习记者 李敏)近日,横山县清源中学学生反映,学校老师以罚款代教育,迟到一次罚5元,英语单词写不出来罚5毛,发现带手机罚款20元……昨日,该校董事长、校长均表示,学校明确规定不能采取罚款方式,但为方便管理,确实有老师在罚学生钱。

  学生:高一年级5个班基本都罚款

  横山县清源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近日,该校一名高一年级的同学说,自开学以来,他们班“出台”了一个制度,如果哪个同学犯错致使老师量化考核津贴被扣,那个同学就要交相应的罚款。

  据了解,这个制度是班主任老师借鉴其他班级的管理方式实行的,几个星期下来,已有多名学生被罚过钱。迟到罚5元,上课问题答不上来罚5毛,英语单词写不下来罚5毛,发现带手机罚款20元……同学们对此意见很大,但老师说“这是规定”。

  一名同学告诉记者,他们高一年级有5个班,每个班基本都实行了这样的罚款制度,但班级不同罚款标准不同。因学生手头紧张,有的跟家长要钱时,不敢直接说明原因,总是以买书本、文具为借口。

  家长:不给钱怕影响和老师的关系

  大部分家长对学校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认为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老师罚学生的钱就是让学生向家长要钱,实际就是罚家长的钱。况且,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怎能乱罚款?也许罚钱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了约束作用,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会产生这样一种认识:不管犯什么错,交点钱就没事了。

  9月23日上午,在该校门口,一位家长说,她的孩子被罚过一次钱,孩子跟她说明情况后,她当即就给了钱,让孩子给老师交了,“主要是害怕影响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也有个别家长认为,孩子犯了错,罚点钱对孩子也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学校:罚款起到了很好的管理效果

  该校办公室外墙上贴着一张通知:清源中学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一旦发现,第一次给予警告并扣除班主任量化津贴200元,第二次发现后对学生进行劝退。对此,该校校长刘继和说,学生带手机现象非常普遍,不论上课、自习、睡觉,手机发出声响,严重影响生活、学习,所以采取罚款措施。“班主任老师每月有800元左右的班主任费,扣200元比较合理,有的老师被扣后便向学生收费。”

  对于其他罚款方式,刘继和说,原来学生迟到现象比较严重,但自从采取罚款措施后,开学到现在,只有3个学生共被罚了15元,“所以罚款起到了很好的管理效果。”他表示,有老师觉得这样管理很有效,所以在个别班级里也推行开来,但没有老师把罚学生的钱作为私用,都把罚的钱充当班费,或把罚的钱逐笔登记后代管,如果被罚的学生有进步表现就进行退还,或用这些钱买一些奖品,奖励受表扬或表现好的同学,以激励学生上进。

  该校董事长毕荣也表示,虽然学校明确规定不能采取以罚款代教的方式,但为方便管理,确实有老师这样做。

  榆林市教育局一负责人表示,学校的这种做法是典型的自立项目乱罚款,教育局会予以批评和制止。他说,学生是受教育者,没有经济来源,学校用经济处罚的方式作为教育学生的手段是不正确的。学校应端正教育思想和态度,坚决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和经济处罚。

编辑:李晨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