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把西安建成亚欧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张宝通 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针对丝路经济带的建设,我有以下观点:首先,要明确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贯穿我们国家东中西有两条经济带,一条是长江,一条是亚欧大陆桥。长江经济带的模式是龙头带动,上海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西安处在我国大地原点附近,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上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关中是沿桥最发达的地段,以关中为依托的西安可以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向西开放是国家战略,陕西必须调整产业结构,面向大西北和中亚、南亚、西亚、东欧、西欧市场发展经济,把西安建成亚欧合作的战略高地。
今后,要大力推动建设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组织峰会上提议成立能源俱乐部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为丝路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我们应当把丝绸之路变成能源之路,让亚欧大陆桥成为能源之桥,争取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落户西安,在西安设立能源交易中心,三要利用好欧亚经济论坛。我们要抓住机遇,争取把周边非国家级产业园纳入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建设一个包括真正的综合园区,将外国的先进经济管理经验应用于欧亚论坛综合园区建设。
此外,还要争取每年开一次欧亚经济论坛暨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投资贸易洽谈会,不仅与上合组织国家、欧盟等欧洲国家合作,把西安真正打造成亚欧合作的战略高地。四要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畅达程度。我们要依托上合组织,率先打通丝绸之路中国到波罗的海、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通道,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西安国际港务区和咸阳国际航空港作用,依托欧亚经济论坛和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进一步加强亚欧合作,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
站在国家的新的国际战略格局高度来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
——冯 涛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实施了是面向海洋的发展战略,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巨大的机遇,但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一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挠,这种战略阻挠短期内不会终结。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实质上是为中国确定了一个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的战略方向。把这一战略方向发展好,对中国的能源安全、贸易安全以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我们能把面向海洋发展战略和面向欧亚大陆开放战略协调好,中国发展的国际空间才有充分的周旋余地。我们必须看到,改革开放35年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西部的发展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日显重要,但在开放政策方面从来没有超越过东部沿海省份,不改变此种局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乃至向欧亚腹地开放战略就难以获得有效支撑。我们应当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和建设为契机,创建新的概念,用好家乡牌、丝绸之路起点牌、向西开放内陆交通枢纽牌,提高陕西在经济带中的影响力。
基于以上内容,重点考虑以下战略构架:以西安为中心,构建丝绸之路经济特区;在陕西建立西部地区的欧亚自由贸易区;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能源交易中心,如能源俱乐部、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中国西部能源开发银行,煤炭交易中心、新能源交易中心,还可考虑争取把昆仑银行总部设在西安;在西安建立欧亚领事馆区;宣传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立体交通枢纽中心;将欧亚论坛搞成年会制,丰富论坛内容,将论坛发展成促进亚欧经贸合作的实质性盛会。此外支撑西部大开发,还应考虑构建关中城市群,将西安设为直辖市提高西安地位,并尽快提出陕西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路和主张。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是合作也是竞争,陕西应做好准备积极应对
——冯宗宪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
陕西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关系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起点最早就在西安,大唐西市在隋唐时期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胡商云集。随着上合组织成立,中国与中亚地区开展了广泛合作,形成了陕西面向西部开放的现实基础。
在陕西与丝绸之路发展前瞻上,提出现代“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首先,它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内涵,涵盖东南西北,更加包容开放。其次,这将是引领未来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的升级版,显示了中国将以走廊经济、带状经济推进欧亚次区域经贸发展的新抱负和新举措。再次,在具体实施中,应以铁路、公路、航线和管道为轴,由单一线路到综合网络,汇集成片。又次,在经济、产业等合作方面,陕西应与中亚各国广泛开展多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最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是合作也是竞争,丝路经济带建设体现了国家意志,境外发达国家和境内相关省份也会积极参与,对此要有必要的准备和应对措施。
关于陕西在丝路经济带建设上发挥作用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行动路线研究,进行顶层设计和项目、产品对接准备。二是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会,推进沿线国家和城市官产学研的交流与互动。三是推进欧亚经济论坛常态化,使之每年举行一次。四是搭建智库,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知”和“行”之间搭建双向的桥梁。五是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建设,特别是要培育增长极,加快核心城市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以及若干重要城市建设。六是创造条件,尽快成立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安内陆自贸园区试验区。七是建议将西安港务区打造成国家最大的中转枢纽站,通过公路、铁路、航空等综合网络形成立体化的现代丝绸之路。八是进一步提高陕西外贸投资水平,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九是支持陕西产业、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