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治超难以根治的原因
对于公路“治超”为何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10来年的货车司机王金伍指出,根本原因就是现有体制造成的,涉及治理“三乱”的有关部门就有十几个,包括交警、运政、路政、城管、环境、卫生、林业、盐业、质检、工商等,由于政出多门、各部门虽都有法可依,但处罚标准、金额多少又不一样,这种情况下,货车司机压力很大。为此他结合自己的感受体验专门写一篇文章,还请人画了一幅漫画。
王金伍:各有各的标准,罚款从2千到10万不等。城管是2万以下,运管是10万以下,收费站16倍。交叉管理。比如说车辆,现在车辆,我们买的货车,按照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我们办理行驶证,就可以上路行使了。但是事实不是那样,按照道路运输条例,你办一个运营证,不办,是10万元以下罚款。你遵守了公路法,违反了交通安全法,你尊重交通安全法,你不一定遵守道路运输条例,你遵守道路运输条例,你不一定遵守城市道路条例,所以说只要在(多个部门管理)部分,政府(多部门管理)部分,货车司机,你早晚都是违法。
采访中,负气喝农药的温丽的哥哥介绍,他们兄妹俩2013年4月,共同出资贷款买了这两辆货车,每辆车30多万元,共60多万元,贷款首付20多万元,每月需还贷2万多元,被扣的货车是其中一辆,从4月买车到现在,跑运输也就半年多的时间,但他们光罚款就相当于这两辆车的首付了。
车主温丽的哥哥刘怀洲:连公路加交通,截至到现在,将近花了20万(元)。
《经济半小时》记者:都是哪些罚的?
刘怀洲:河南的,有时候罚好几万(元)。
《经济半小时》记者:有几张单子?
刘怀洲:这是四张单子。
《经济半小时》记者:其它单子呢?
刘怀洲:有的找不着了,这是返回时候的票,其它的找不着了。这个是一万两千多的,这个是两万五(千元)的,都看不清了。现在罚得我,车都没法跑。10月份的贷款我都没交,这11月份的也没交,这两个月的贷款我都没交。
温丽的哥哥介绍,温丽跟车当天,兜里总共就只有300多块钱,还是他和司机在路上的饭钱,被罚款罚怕了温丽最终选择不交罚款,喝农药。尽管这件事可以看作是一个个案,但是公路治超和公路三乱问题的确是当今发展物流业怎么也迈不过去的坎。那么,怎么有效地解决超载超限问题?同样也是道路管理部门的永城交警,还有货运司机,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永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聂士亮:你包括联合治超,这个加大,但这只是一个指标不治本,但是要治本,从源头上治理,地点就是这些,这些(超载)车辆,从哪里来,从哪里来的,咱们找源头。(生产)厂家这方面,要做到,就是车辆(符合标准),这是这一点。第二个咱们要是建议有关部门,针对整改这些,特别是大货车的改装进行治理。
维权司机王金伍:要从源头把这个单一超限、卸货制止住,而现在的管理,什么部门也管,结果是各有各的标准,如果这个标准都执行的话,货车根本生存不下去,这些执法部门也知道,标准不一,但是它们各按各的标准,它们只顾自己的罚的款而已,其余治理超限,是做样子的。
查扣在路边的货车
11月26日,《经济半小时》记者离开永城时,被查扣的车主温丽的货车,仍然停在事发现场,已经10多天了,当地两辆路政执法车一前一后堵在公路上,负责看守的几名执法人员,日夜轮流守侯,吃睡都在车上。
半小时观察
虽然最终也没能看到详细人员帐目清单,但从我们多年报道的判断看,即使全部如实公开,河南永城公路部门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秘密,不外是又一个以罚代管,罚款返还的案例。这些年,我们已见过太多类似的现象,从黑龙江的林甸县,河南省的淮滨、商丘,湖北省的公安县,所有这些地方的公路管理部门仿佛被施加了同样的“集体魔咒”,而事实上,如果我们再往前一步,会发现,公路管理部门遭遇的实际是体制魔咒,2009年全国范围内的燃油税费改革后,一系列没有完善的配套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这一切。如何破解公路三乱?答案已经非常清晰,除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外,更关键的是破除部门藩篱,依靠一纸文件或部门规章就可以随意处罚的状况必须得到改变。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提出: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我们期待着,公路主管部门能真正落实三中全会要求,先行先试,在公路管理执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永城女车主不堪公路执法罚款喝农药自杀,人虽已脱离生命危险,但事件的来龙去脉仍未厘清:永城公路执法部门的治超罚款套餐究竟有何依据?多年来到底罚了多少钱,又用到了哪里去?乱罚款屡禁不止,谁来监督?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正就此展开调查。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