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经约定再次检查,鉴定结果证明女孩子宫还在省卫生厅已介入,将组织专家鉴定
河南商报记者程国昌郭丁然
近日,一条“郑州10岁女孩儿做阑尾手术子宫被误切”的网络新闻,引发轩然大波。家属坚称手术有问题;医院方则认为,阑尾切除手术很成功,不可能误切子宫,两份不同的检查结果“只是表述不一样,都证明子宫还在”。
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事件回顾
10岁女孩肚子疼,手术切除了阑尾
10岁的朵朵,是新郑市龙湖镇人。据其母亲芦女士介绍,3月初,朵朵一直吵着腹部疼痛,于是芦女士就带着女儿到省第二人民医院做检查。
该院副院长汪汉民介绍,当初怀疑朵朵因阑尾炎引发腹痛,为了进一步确诊,对子宫、肾脏等器官都做了检查。3月17日那天的检查对朵朵子宫的超声描述为:“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轮廓清楚,边缘规整。”
第二天,由该院的外科医生卞义博对朵朵做了阑尾切除手术。那天的手术记录上显示:“右下腹切口,长约3厘米。手术顺利,麻醉满意。”
3月22日,也就是手术后的第4天,朵朵痊愈出院。
家属质疑
手术有问题,孩子的子宫被误切了
4个月后,朵朵再次出现了肚子疼的状况。芦女士带着朵朵到郑大一附院再次做检查。“检查结果把我们吓了一跳,说是没有子宫了。”芦女士说。
河南商报记者见到了一份由郑大一附院出具的检查报告复印件,描述为:“盆腔内未见明显子宫样回声。”
之后,他们又到了多个医院检查,其中上海大学妇产科医院、新郑市中医院也给出了类似的结论。于是,家属坚称,“是3月份的那个手术有问题,我家孩子的子宫被切除了。”
医院解释
子宫还在,只是描述方法不同
今年8月7日,为朵朵做手术的省第二人民医院也对朵朵做了一次检查。
家属提供的“彩超医学影像报告单”显示:“于膀胱后方子宫区域未探及正常子宫形态,可见一范围约33mm×7mm带状低回声区,边界清”。
该院医教部主任王绪明解释,手术前说“子宫大小、形态正常”,意思是,相对于10岁这个年龄来看,孩子的子宫发育正常。而后一种表述则是没有发现成年人的子宫形态。“可见一范围约33mm×7mm带状低回声区,边界清”就是证明孩子的子宫仍在。
家属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朵朵的父亲张先生说,“手术时间有1个多小时,孩子都尿到手术台上了,这充分说明手术有问题。”
之后,双方有过争论,在一次吵闹中,医院还报了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