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陕西煤老板被深度套牢:一夜暴富的神话不再

  煤价暴跌、银根收紧,深陷产业严冬的煤老板们而今苦苦支撑,等待市场反转。

  被深度套牢的煤老板:煤业进入冰河期,一夜暴富神话不再

  本报记者 杜光利 发自陕西榆林、延安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有人如此形容令人错愕的国内煤炭行业。

  从陕西省延安市一路向北,一直到与内蒙古交界的陕北地区,这条3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被誉为是中国的“能源走廊”。过去10年间,能源开发热潮像是着了魔法一样,顺着运煤车的路径呼啸而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创造了地方发展神话的这个地方,富人的数量和他们的资产激增。

  然而,往日的繁华如今消失无踪,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正式终结,市场进入冰河期,煤炭价格高台跳水般下坠。迄今,许多煤炭品种的价格比高峰期跌去了大半左右,产煤大省危机四伏。

  最先承受危机的是处在产业链前端的煤老板们,无法稳住市场地震,投入巨资的他们出现资金链断裂,几乎都被深度套牢,备受煎熬。

  在陕西,许多煤矿因煤炭价格跌破成本线而不得不限产甚至停产。业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保守估计,仅陕西榆林就有100多座煤矿停产或半停产。危机中,大多数煤老板恐慌中最急迫的愿望就是卖掉手上的煤矿,逃出“绝境”,但苦于“找不到能救出自己本金的人接手”。2013年年关前,面对追款的压力,这些煤老板焦虑不安,纷纷外出躲债。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和其他产煤大省一样,陕西省政府紧急出台了煤炭救市“新27条”,同时包括暂停征收部分税费,资源城市榆林以贷款贴息、促销奖励等措施以推动煤矿复产,以保证工业的增长。而“新27条”强调,要完成“低层次资源开发到高端化资源产业转变、单一性资源产业到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资源依赖型增长到创新型发展转变”。

  作为陕西的主要产业,煤炭交织着各级政府、国有煤企、私营煤矿主、矿区百姓等多方的复杂利益关系,当煤炭市场行情“跌跌不休”时,原本被持续坚挺的煤价掩盖的一些矛盾和后遗症开始集中发作。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李斌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