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本刊记者谈心中困惑
奥巴马弟弟:哥哥对我忽冷忽热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黄滢
人物简介
马克·奥巴马·狄善九,1965年生于肯尼亚,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物理专业,曾长期从事电子通讯行业,目前在中国经营咨询公司。2013年自己创办基金会,致力于促进国际交流。
“同样的微笑,一脉相承的眼神,只能说这是老奥巴马先生魔术师般的杰作。”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著名记者安德鲁·雅古布斯曾这样形容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下文称奥巴马)和他同父异母的弟弟马克·奥巴马·狄善九(下文称马克)。在很多人眼中,马克和哥哥非常相似,而马克自己则认为他和哥哥有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和各自的优缺点。
为了更好地讲述家族故事,马克决定出一本自传,名为《多元文化:认识我自己的漫漫长路》。书中有奥巴马家族的真实历史、马克对自我身份的不断追寻,也有两兄弟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分歧。“写这本书有三个目的:一是希望大家能理解混血儿的坎坷文化;二是希望大家能理解奥巴马家族;三是希望更多人明白我和哥哥的关系。”2014年1月2日,远在千里之外的马克,沐浴着肯尼亚温暖的阳光,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采访。“我常常想,假如我在美国跟巴拉克一起长大,现在会是什么样。”马克说。
纠正奥巴马书中的错误
在马克的叙述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哥哥。实际上,促使他写自传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哥哥。1995年,奥巴马在成为总统之前曾经出过一本回忆录,名为《我父亲的梦想》。他在书中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对父亲的感情、对其他家人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从政之路。这本回忆录成为人们了解奥巴马及其家庭的重要依据。
书中也提到了马克。1988年,当时还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的奥巴马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来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寻找自己的黑人亲戚。奥巴马在书中把这次见面描述得非常隆重:家族的人专门找了一辆车把他接到家中,还和他一起吃了午饭。然而,在马克的记忆中,事情并非如此:
“我记得那天下午,我正在屋子里待着。妈妈突然跑过来跟我说:‘马克,你的哥哥从美国来了!’我们都非常诧异,哥哥就这样突然来到了我们的家。”马克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因为父母早已经离婚,自己很多年没有和奥巴马家族的人联系了。当听到哥哥从美国回来的消息时,他和妈妈完全惊呆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开车去接奥巴马,也没有和他一起吃饭,只是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奥巴马在书中写道,马克的妈妈骂了他们的父亲。她问奥巴马:“你为什么要用那个人的姓名?”可是,在马克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他写的不对。妈妈很佩服他,但他这样写伤害了我的妈妈。”马克认为,书中还有很多其他细节与事实也有些出入,比如自己的出生地也写错了,等等。
在马克看来,哥哥书中的这些错误都“不是故意的”,“他是一个作家,他用这本书来理解他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我非常理解他。哥哥在肯尼亚待的时间很短,对家族的很多说法不可能一一核实,不对的地方是不经意的失实。”马克说,在他即将出版的自传中有一部分,非常清楚地指出了《我父亲的梦想》中哪里有错误,因为“很多人想了解奥巴马的家庭”,“中国有句古话,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我必须告诉世界真实的情况。”马克说。
更重要的是,马克希望自己写自己的故事,而不是由哥哥代笔。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马克不可能代表别人,也不希望别人代表他,包括自己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