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切断权钱择校利益链条”
多年来,“小升初”的乱象已成痼疾。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者储朝晖看来,解决择校,最关键的是要“放权”。当前“小升初”衍生出的占坑班、奥数热等问题,都要归咎于评价机制和评价主体的单一。“应由专业组织来决定并确认特长生的评价标准,而政府应努力做好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不要让学校之间的差距这么大。”
储朝晖强调,一个孩子是不是特长生,这样的问题都应交给专业组织去确认。政府要取得民众的信赖,必须釜底抽薪,切断权钱择校的利益链条。
在不少专家看来,择校热降温的“治本”良方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记者注意到,教育部还在《意见》中要求加快配套政策制定,如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操作办法。据新华社
落地
北京小升初推优比例将减少
昨天,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关注到教育部发布的《意见》,对此,北京市将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按照教育部要求,结合北京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北京市的具体政策,目前相关政策正在研究中,待正式确定后将尽快向社会公布。
在今年北京两会上,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曾透露,北京市小升初政策预计在3月份左右出台,今年“小升初”政策在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的基础上会有适度调整,推优、特长比例会逐渐减少,最终全面取消。
明年起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测评结果计入成长档案
中高考录取将参考艺术测评
明年起,我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学生将开始接受艺术素质测评,测评结果将计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今后的中高考录取中,也将参考测评结果。
这是教育部官网昨日公布《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提出的内容。
《意见》要求,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而评价标准、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将依据普通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艺术素质测评还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而据教育部高层此前对外表态,今年上半年计划公布的考试招生总体改革方案及配套实施意见中,就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环,且将成为学生中高考录取参考的重要基础。
【解读】
“高校招生偏重智育忽视美育”
新京报:艺术素质为何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刘海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其实,艺术教育对一个人的素质、眼光培养都非常重要,欧洲很多大学生每人都会至少一种乐器,但我国在高校招生中太偏重基本学业课程的分数,导致智育一枝独秀,而忽视了德育、美育、体育等。
所以现在提倡将艺术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新京报:很多中学校长有个疑问,就是如何在那么多学生中评价出优良中差?
刘海峰:目前要不要纳入评价,大家观点比较一致。但怎么评价,如何把握确实还需要探讨。
如果是艺术类院校招收艺术专业学生,还比较好办,可以通过组织专业测试评价学生,但至于非艺术类的普通学校招生,就需要专业人士根据各地、各校实际,探讨出可操作性的办法,比如如果录取时需要参考学生的艺术水平,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学生提供经社会专业机构测评的艺术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