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2月6日,几位学生好奇观看西安市儿童福利院设立的婴儿安全岛本报记者赵彬摄
记者从推动建立“弃婴安全岛”的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试水”建立“弃婴安全岛”,以及时发现和救助弃婴这一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保障弃婴最基本的生命权。
目前,河北、天津、内蒙古、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0个省区市已建成25个弃婴岛并投入使用,还有18个省区市正在积极筹建弃婴岛或弃婴观察救治中心。
弃婴岛是儿童福利机构保护弃婴生存权利的一次尝试与探索。通常情况下,弃婴岛设在儿童福利机构门口,岛内设有婴儿保温箱、延时报警装置、空调和儿童床等。岛内接收婴儿后,延时报警装置会在5至10分钟后提醒福利院工作人员到岛内察看弃儿,尽快将婴儿转入医院救治或转入福利院院内安置。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李波表示,建立弃婴岛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婴儿在被遗弃后身心再次受到外部不良环境的侵害,提高遗弃婴儿的存活率,使其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和救助。
安全岛是拯救还是纵容弃婴?
2011年6月,我国首个“弃婴安全岛”在河北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门口诞生,为被遗弃的婴儿提供了一个临时的避风港。2013年7月,民政部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下发《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弃婴岛试点工作。
然而,这个旨在保护弃婴、增加弃婴存活率的新事物问世不久,便引来诸多争议。赞同者认为,设立弃婴岛提高了弃婴的存活率,保障了弃婴的生命安全,体现了社会进步;质疑者则认为,设立弃婴岛是对遗弃行为的变相纵容和鼓励,与法律禁止弃婴的要求不一致。
面对争议,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李波认为,要理性看待保障婴儿生命权与打击弃婴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设立弃婴岛是在弃婴现象发生后,通过采取弥补和救助措施达到对弃婴生命权益的保护,这与法律通过禁止弃婴和打击弃婴犯罪来保护婴儿生命权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在保护弃婴生命权益的环节上有先后之分,法律重在预防,弃婴岛重在补救和应对。
99%弃婴病残凸显保障缺失
根据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儿童抚育部主任冀刚的粗略统计,全国各地目前设立的“弃婴安全岛”接收的弃婴,约99%都是病残儿童。婴儿被遗弃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无法承受昂贵的医疗费,无法承受呆傻孩子将来的特殊教育费用,很多家庭担心因病致贫,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当前我国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一个孩子若是残疾或智障,是一辈子的事情,家庭能否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解决了看病的问题,后续的看护照料怎么办?康复和教育怎么办?这些都是国家福利保障制度在顶层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冀刚说,只有持续的体制保障,才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减少弃婴行为的发生。据新华社
>>马上就访
陕西“婴儿安全岛”已接收60多个弃婴
昨晚记者从西安市儿童福利院获悉,截至昨日,我省“婴儿安全岛”已接收到60多个被遗弃的孩子,且大多都是身体生病被父母遗弃的婴儿。
西安市儿童福利院院长王颖涛说,我省首个婴儿安全岛在去年11月29日设立试点,设在西安市儿童福利院门口北侧,是一间装有保温、隔热材料的小屋,屋内设有一台28℃保温箱、一张紧靠窗边的婴儿床以及电暖器等保温设施。
据介绍,安全岛的窗口可以拉开,只要家长的手伸进窗口安置孩子,窗边的红外线延时报警器就会感应到,三五分钟后警报响起。安全岛还设有“妈妈留言簿”,家长可以给孩子留言或者留下生日、病情记录以及是否打过疫苗等情况。
去年12月4日晚7时30分,该岛迎来了第一位“岛民”,是个不足一月大的男婴,在家人遗弃他的几分钟后,警方就接到通知并将他及时送医检查,经检查属唐氏综合征,还身患重症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定性为综合残疾。
“如果是遗弃在树丛里,他可能撑不了几个小时,但因为有安全岛,孩子能被及时发现,可避免被遗弃后的二次伤害。”王颖涛说,安全岛里面的报警器是延时的,只要有家长打开窗口,手伸进去就能被红外线报警器感应到,在安顿好孩子后,门口的保安就会接收到报警讯号,及时巡查并保护现场,然后电话报警并同时通知行政和医疗值班人员,按照程序完成婴儿入院登记,并及时送医体检,体检完成后将婴儿送入留观病房,整个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
王颖涛说,截至目前,这个“婴儿安全岛”已经接收了60多个被家长遗弃的孩子,这些孩子在被遗弃到安全岛后,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福利院的救助。(记者刘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