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兵马俑芽孢杆菌一事昨日又有新进展:记者发现,福建省农科院刘波(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团队曾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中说,采的土壤样本是200g。

  一双鞋底能带出四两土吗?该研究项目的样本到底来自哪里呢?记者再次采访福建省农科院宣传部负责人,试图联系该团队负责人刘波,但对方不愿再回应。

  昨日福建的《海峡都市报》报道说,其记者在采访该院时,对方也表示,暂时不再回应,以免让事件讨论背离学术轨道。论文的研究结论与科学价值,应该由业内权威第三方来评价。

  样本到底是多少?1g、10g还是200g

  在该研究中,所取的样本量到底是多少呢?福建省农科院宣传部部长黄献光21日在向记者和秦陵博物院的说明回复中,均说的是1克土,而且是该院一名博士到兵马俑遗址参观,走过参观道后,从鞋底刮取的1g土壤样本,土壤来源并非是兵马俑坑内的土,并强调说是一个人的鞋底,而非很多人。

  但当天,记者在该论文的英文原文中发现,明确说明取出了10克土的样本。黄献光解释说,那就是10克土吧,可能是记错了吧!

  然而,昨日记者查阅发现,该项目的最早论文发表在2012年的《福建农业学报》(据该学报网站介绍:该期刊由福建省农科院主管、主办,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第六期,题目为《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芽孢杆菌的采集与鉴定》,文中对样品的采集明确说明“从兵马俑1号坑中采用三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200g,称取10g土样至90ml无菌水,混匀后,采用温度筛选法和梯度稀释涂布法分离芽孢杆菌”。

  那么,该研究人员到底从鞋底刮下的土是1g、10g还是200g?如果是200g土,也就是四两土,从一双鞋底刮下10g土就很少见,如果是四两土,则显得不可思议。

  记者了解到,兵马俑一号坑周围都有护栏,而周围的参观路面也都是水泥地面,一般也不会踩到多少土。

   “鞋底”取样

  有专家认为“荒唐”

  对于福建省农科院所说,样本来源是鞋底刮下的土,经本报报道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有专家认为这样的取样显得“荒唐”。“从鞋底的土取样,对搞科研的来说,过于滑稽了吧?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谁知道菌株是从哪来的?说不定是南非的游客带过来的呢!”来自内蒙古的一名网友调侃说。更有美国等国外的网友认为,这样的取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有网友说还不如叫“鞋底芽孢杆菌”。

  记者采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我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几名专家,他们表示,采样时,一般都有很严格的程序,采的样品都应该是无菌的。有的专家认为,鞋底取样显得有些荒唐,太不严谨。即使发现了新种,也不能说明新种是来源于土壤还是空气或者垃圾之中的,也不利于后期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介绍,三点取样法通俗说就是先选择取样地,然后选择三个不同的点进行取土,三个点如何确定也有很多种方法。取土时要扒掉表层土,然后选择一定的深度去取一定的量,取样之后每个点的土也不能混到一起。现在取样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三点取样法较少。

  那么到底是“三点取样法”取的土,还是鞋底刮下的土呢?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1] [2] 下一页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