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医者大爱发挥到极致的施秉银
他把零碎时间都给了网络上的患者
人物档案:
“上善若水”是施秉银教授的网名。每天正常工作和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是施秉银与患者互动的宝贵时间,他在微博、微信上回答患者的各种疑问。截至目前,关注施秉银教授微博的人已超过8000……
基层医院有了内分泌科
十年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年门诊量只有3万多,去年超过10万人次,施秉银教授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他担任陕西省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的十年间,我省的内分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层医院无内分泌科设置的情况得以改善,目前地市级医院以及大部分县级医院都建立起了内分泌科室,在对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上,多年来施秉银教授以精湛的技术、准确的诊断,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尊敬,经他倾注大量心血终于研制出多用途活检针已为10000多例患者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手术,每一个接触过施秉银教授的人,都为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对他从事内分泌科事业坚实、纯净的追求所感染。
利用零碎时间服务患者
他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回答患者提问,他通过微博开通网上门诊,来自全国各地患者将化验报告传给他,他通过网络问诊,先后为数千名患者解决了患者千里求医、住院难的现实问题。每天通过微博、微信随时随地给患者免费看病,并指导糖尿病、甲亢等患者的咨询治疗,践行着他的行医理念。施秉银的通讯录中,超过半数是来自全国患者的,有的联系已经超过十年,而到医院“没事来瞧瞧”的患者朋友,有的甚至认识几十年了,曾被称为西北第一胖的张峰两次入住一附院内分泌科进行减肥治疗后恢复正常,逢年过节,张峰总是早早给施教授打来电话祝福,身体一有异样,也总是要告知施教授。
针对近年高发的医患矛盾,从医30多年的施秉银教授从未和患者交恶。他说,其实只要做到三点,医患关系会顺畅很多。首先从患者角度出发,医生要能为患者解决疾病的问题,再小的问题对于患者来说也是最大的问题,其次要尊重患者,给每一个患者平等对待,还要和患者多交流沟通。
科研新突破——甲亢疫苗人体接种指日可待
去年,施秉银教授研究成果实现最新突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诱导了对甲亢的免疫耐受,证明甲亢可以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他所带领的内分泌科研团队在动物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随着研究不断进展,如今已在猴子身上实现了应用,在人体上应用也指日可待。
本报记者韩艳
>>评选标准
1.陕籍或在陕工作人士
2.在所在领域有突出贡献
3.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4.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评选方式
本次评选采取专家评审与大众评审相结合(专家评审投票占80%,大众评审投票占20%)。大众评审投票方式:
评选分三个阶段:(1)报名阶段;(2)候选人公布;(3)评选公布。请读者通过以下途径为您心目中的“陕西10年10人”投票,一个领域只可投票给一位候选人:
方式一: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
方式二:把您所要投票的候选人姓名发微博私信至@华商报(华商报新浪官方微博);
方式三:添加“华商报官方微信”账号,留言注明您所要投票的候选人姓名;
方式四:关注华商网(www.hsw.cn)相关活动信息,待候选人名单全部公布后,可参与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