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我国新一轮的公车改革启动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我国在公车上的浪费一直广受百姓的关注。近日,在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在这短短的十个字中,意味着酝酿多年的公车改革将在今年得以启动。对于此次的公车改革将比原有的改革都更加严格,公车配备标准及数量将再降低。同时,将约束维修环节避免公车维修成为唐僧肉。另外,将优先考虑环保车以响应节能减排,并加强对特权车的遏制。
约束维修环节
在当前车改进行的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公务车在维修环节出现的维修材料投标报价缺乏执行约束力、部分维修材料利润空间偏大等新漏洞。这反映出公车改革和监督应当贯穿公车使用全流程,避免公车维修成为唐僧肉。
环保车优先考虑
按照有关部门1999年出台的文件,高档公务车采购的上限是3.0升排量和45万元车价。但十几年过去,国内车价与文件出台时相比下降了很多,因此,高档公务车的采购上限价实际上有很大的下调空间。
而结合当前节能减排的背景,降低排量、价格上限,增设油耗和排放标准的新门槛,对自主品牌小排量环保车型和新能源汽车在采购上予以优先考虑,这应当是新的公车采购标准调整的核心方向。
遏制特权车
公车改革的另外一大难点是如何遏制公务车成为特权车。新华社记者此前调查发现,近年来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区市政府取消了拥有特权的“O”牌照,这无疑也是公车改革的应有之意。但是相关部门更要意识到,民用号段中的某些“特权号段”,更容易因为官商混用导致特权泛滥、失控和“李鬼”横行,下一阶段亟待有关部门严加监管。
北京落点
公车指标不再增加
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但是以网民和群众的呼声及本轮公务车改革的方向?量,这应当只是北京市公车改革的“最低标准”。下一步,应当明确北京目前的公务车保有数量,并顺应全国公务车改革的大方向,继续降低北京市公车配备的标准和公车的总数量。目前,北京也在倡导百姓公交出行、低碳出行、绿色出行,并把公交出行率作为?量城市交通状况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北京的公务员,更有责任在公交出行上率先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