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公公为提高儿子儿媳的生活能力,制定家庭行为规范进行严格管理。结果适得其反的是,这对小夫妻无法忍受管理,矛盾丛生,继而闹起离婚。

  2009年12月,刘凯(化名)经人介绍认识了王芳(化名),两人恋爱一年后结婚。婚后,小夫妻就住在公公婆婆楼下的单元,本以为与老人离得近能够相互照料,没想到烦恼也接踵而来。刘凯的父亲刘明(化名)文化程度较高,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退休以后更是把自己的管理经验搬到了家里,给小夫妻俩制定了《家庭账目相关规定》、《个人行为规范》等一系列的家庭规章制度。比如,刘明要求儿子儿媳对收入要做好存款计划、支出计划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的明细,对两人的行为规范制定了监督项目表,根据个人表现来考核,刘明还每天写下观察日记作为考核的依据。几年下来,刘凯夫妻对这种生活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继而变成相互埋怨,感情急剧直下。2013年10月,刘凯向法院提出了离婚。

  刘凯认为,在考核监督下,个人缺点都暴露无遗,两个人也习惯于在生活中相互挑刺、指责,已经没有办法再共同生活了。而王芳一开始不同意离婚,认为是公公的过多干涉让他们感到疲惫:“虽然老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有些规定也说得在理,但是把家庭当做企业来管理也太过了,没见过谁家每周要开家庭会议,还得让我们做好会议记录的!”

  虽然法官认为双方还是有感情基础的,但经过多次劝说,两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婚,并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儿子由刘凯抚养,王芳承担相应抚养费用,共同财产依法进行分割。

  主审法官表示,当前,父母的过度干涉成为影响“80后”、“90后”离婚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年轻人心理上未“断奶”、过多依赖父母也是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这起典型的“80”后离婚案中,父亲用家庭规章制度去约束儿子儿媳是因为小夫妻行为不够成熟,在父母眼里还不够格。然而,这种方式不但不能让孩子们成长,反而加剧了家庭矛盾,不如适时“放手”,或许更能使年轻人锻炼生活能力,维护家庭的幸福美满。

  通讯员 华茜 周小娇 记者 姚均祥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