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发钱习俗来源

  说法一:最先源于寿宴

  说法二:最早源于葬礼

  而同为长乐人的李先生推测,这种婚礼发钱的习俗,最先出现在寿宴上,过寿的老人给晚辈们发红包,以示长辈的关爱也增添寿宴的喜庆气氛,后来婚礼上也发,风气完全乱了。

  福州大学社会学教授郁贝红说,发钱的习俗最早应该来源于葬礼,在她小时候,也就是大约50年前,葬礼上要请嚎的人,还要请送葬的人。先人走了以后,葬礼队伍越长,哭的人越多葬礼越隆重,那时候看见有人送葬,小孩子也混在队伍里面哭,等下葬以后东家就给点小钱,感谢大家来帮忙。

  郁贝红还说,婚礼上收礼金由来已久,原来条件不好,亲朋好友要凑份子给新人买家具,帮衬着他们过日子。现在人们条件好了,不需要帮衬了,有钱的东家再发点红包,帮助还在致富路上的亲戚们,这是善意的。如果穷人借钱是撑门面,这就违背了先富帮助后富的本意,更何况如果因为办婚礼背上债务,就更加不值得了。

  长乐市区的余先生说,婚礼上发钱在一些镇子中间比较流行,长乐市区没有这样的风俗,顶多就不收礼金而已。十多年前,首先富裕起来的长乐金峰镇开始给宾客发一些饼干,后来逐渐演变成发钱,再后来演变为农村人互相攀比,大家都发钱,到现在有些没钱的人家,借了钱给孩子办婚礼,都是为了面子。

  网友评论

  炫耀派:还有发戒指发美金的

  @楚楚:现在很多都发美金了。

  @老陈,清荣:我儿子结婚的时候要发金条,每人一根。

  @福州物流公司:会办这种酒的东家是不会收宾客一分钱的!长乐、亭江很常见!也有送戒指的,还有的是送美金!

  @偶尔思念:等于就是回礼呀。

  反对派:太庸俗,做人要低调

  @yi口盐汽水喷死你:哎呀,有钱花在这上面,为什么不多在山区盖一栋小学呢,而且可以以你的名字取名流芳百世呢。

  @爱听伤感情歌的我:做人还是低调一点,往往真有钱的人是社会公认的,而不是自己显摆出来的。

  @幸福派:婚姻的幸福程度,不在于婚礼上发了多少红包。

  编后

  “土豪”文化的二重奏

  现在人们收到婚礼请柬时,心情发愁往往多于喜悦,面对这个“红色炸弹”,直言成了甜蜜的负担,尤其是那些“关系一般的请柬”,礼金送还是不送,婚礼去还是不去,都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有人为了避免“挣钱办婚宴”的嫌疑,索性不请人悄悄地办婚礼。长乐、晋江等一些地区的“土豪婚宴风格”,不禁让人欢呼,真是只有纯洁的祝福,附加雀跃的“回礼”,这种轻轻松松赴宴的模式,也有可喜之处。不过,如果互相攀比,为了面子借钱充土豪的这种变味的佳宴,最终也只会落得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名声。这是一种土豪文化的二重奏。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