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邓均权家的果园里,数十棵刚刚开花的桃树被污泥淹没了根部本报记者张喆摄
一场大雨过后,蓝田县席家河村村民邓均权发现,自家地里的桃树有的已经被污水淹了根部,而邻居家的一口井也被污水倒灌,成了淤井。“这些污水都是从旁边的一条灌溉渠里渗过来的。”邓均权说。
污水冲出沟渠宅基地农田都被淹
昨日上午,在蓝田县三里镇席家河村,邓均权、邓三相等几户村民正聚在一处沟道边一筹莫展,他们位于沟道两侧的宅基地正泡在污水中,而村民邓立新家刚打好的地基也被1米深的污水淹了。“部分污水已经渗到地基里了,可这些淤泥和垃圾还在地里呢。”邓立新指着自家宅基地说。
之后,邓均权来到沟道上游自家的地里,约两亩的农田里,大片松树苗泡在污泥里,近百棵桃树有一半树根都被淤泥和垃圾掩埋,和艳丽的桃花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刺鼻的气味也让路过的村民纷纷掩鼻。“松树苗是刚栽下的,有1300多棵,这桃树根被泡过之后,能不能挂果都不好说。”邓均权叹了口气。
席家河村村民表示,这条沟道已经废弃了十几年,平时里面根本就没有水,眼前的这些废水和垃圾都是从一条名叫辋灞渠的灌溉渠里溢出来流进沟道的。原来,27日蓝田县降雨较大,而辋灞渠靠近席家河村沟道有一处塌方,沟渠排水不畅,便顺着塌方的位置,将淤泥和垃圾冲进了沟道。
废弃多年企业排污孔修进灌溉渠
好好的灌溉渠怎么就能溢出淤泥和垃圾呢?
据了解,辋灞渠修于上世纪60年代,这条渠连接灞河和华胥镇,经过附近十余个村庄,是这些村子的主要灌溉渠。“我小时候还在这条渠里游泳呢,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水渠的水质就不行了。”50岁的邓均权说,“到了2000年左右,这条灌溉渠就彻底‘沦为’排污渠,周边村庄的垃圾和生活废水都往里面排。”而附近村民不得不自己打井灌溉。
还有村民表示,现在辋灞渠周边有不少企业,有的企业直接将排污孔修在了辋灞渠里。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顺着席家河村附近的辋灞渠往上游走,刚走了不到100米,就发现一个直径约半米的排污孔。“白天看不到这个孔排污水,一般都是晚上偷偷排。”村民说。
继续往上游方向走,一路上记者看到,辋灞渠的沟渠有多处裂缝,有的水泥已经脱落。走到白羊寨村附近,只见淤泥和废水填满渠道,上面还漂着一层厚厚的生活垃圾。而这些垃圾和废水并没有排向下游的席家河村方向,而是被途中的闸门分流进一个豁口,直排进灞河。
白羊寨村村民张先生称,辋灞渠污染成这样,起码有10年了。“现在这个天气味道还不算大,等到了夏天,路过的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塌方两年修修补补一直没“根治”
对于辋灞渠内发生塌方一事,村民已经向蓝田县辋灞渠管理站进行了反映。“管理站早上来了两个人,在塌陷地方上游十几米的地方,铲了三袋子土后就不见了人影。”邓均权说,甚至没来将他们地里的淤泥和污水抽走。“其实我们村附近那处渠道塌方早在两年前就发生了,可管理站只是修修补补,从来没彻底解决问题。”
昨日下午,在渠道塌方处,辋灞渠管理站运行科科长兀西广表示,由于塌陷的位置下方还有一条沟道,所以才经常发生塌方。半个月前,管理站决定用钢筋混凝土对塌方处进行彻底修复,但还没来得及施工就下了大雨。兀西广说:“目前已经安排紧急抢修,预计三天左右就可以施工完毕。”对于村民的损失,兀西广承诺后续将进行处理。
引水坝5月底将修复辋灞渠“复工”
兀西广介绍,目前辋灞渠里的废水主要是县城和周边村庄的生活废水,而垃圾则是周围群众乱倾乱倒和沿渠建筑工地偷倒。对于沿渠企业将排污管修进了渠里一事,兀西广表示已经多次向上级进行了汇报。
据了解,灞河水无法入渠主要是因为上游的引水坝损毁。而目前管理站已经启动辋灞渠引水枢纽工程建设,预计今年5月底就可以完工,引入灞河水后,辋灞渠周边的环境将得到一定的改善。
本报记者孙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