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首季,陕西经济遭遇“倒春寒”,经济增长回落至“个位数”。9.2%的增速,位居全国第9,西部第5。
这是处于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时期的陕西必须经历的阶段。工业增速放缓、消费回落、区域增长乏力……换挡爬坡期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同时,这更是一个攻坚克难、坚持发展的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之初,经济开局实现平稳、改革创新活力增强、结构优化迈出新的步伐……多重积极因素,成为陕西经济持续发展的底气和勇气。
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
3月10日一大早,在西咸新区工商局,大学生张国栋领到了自己的营业执照。工商登记改革,让张国栋仅过了一个工作日就办完了所需各种手续。
据了解,自今年1月1日起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在全省实施,到2月底,全省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34807户,同比增长83.4%;注册资本金增长111.19%。其中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比分别增长150.4%、66.58%和70.06%。
改革的深入推进,成为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最大限度激发经济活力的内生动力。
为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我省积极推进府谷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为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我省就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提出实施意见,鼓励股权投资企业、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小微企业,支持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向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领域投资,并清理规范涉及企业的基本银行服务费用;2013年至今,我省积极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力度,已先后分三批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222项,精简比例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