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范少言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今天,丝路沿线区域因其经济综合实力、能源资源、文化影响和地缘政治关系,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仍发挥着特殊作用。如今,随着政策等各种利好,该区域将加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十余年持续关注、研究并多次实地走访丝绸之路,让西安丝路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少言占据了理论和实践的“制高点”。

  面对世界地缘政治多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生态环境问题国际化和我国区域统筹发展建设的宏观战略部署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建设的战略重点是什么?日前,范少言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解答。他认为,应当构筑丝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平台,重视丝路沿线地区城镇化发展和城镇群建设、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分类确定区域建设模式并加强农牧业的基础性地位。

  搭建国家间合作平台

  地球村中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空间距离日益缩小。国家间因发展程度和价值观差异导致利益纷争的情况时有发生。

  范少言认为,要充分认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宏观态势和演化趋向,科学判读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价值理念和利益诉求,“要建立以上海合作组织、APEC、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平台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机制,逐步搭建凝聚丝路沿线国家共识的国家合作平台和国际机构”。同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通过设立经济技术协作区、国际金融组织、文化教育机构、安全保障组织等国际机构,来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和建设,共创人类新的文明与繁荣。

  重点建设关中大都市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预言:影响当今世界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镇化,二是美国的高科技,并认为城镇化是21世纪对我国的第一大挑战。

  “城镇和城镇群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优势形态,理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内容。”范少言认为,丝路沿线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增长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载体和引擎,应给予高度重视。

  应该推进我国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带、中亚城镇群、中东都市区、欧洲城市地域间的协调发展,重点建设关中大都市区、兰州西城镇群、河西走廊城镇带、天山北麓城市带和南疆城镇圈。

  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交通网

  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贯通开创了华夏对外开放的先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经济格局的纷争,范少言认为,国家应该从交通运输、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发展等方面,全力保障新亚欧大陆桥的安全畅通,持续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融合度及开放度。

  “关键是建设新亚欧大陆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范少言说,要用快速铁路和高速道路贯通丝路沿线中心城市、城市化地区和城市群带,强化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加快交通一体化进程,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分类确定区域建设模式

  “众所周知,丝路沿线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我们要科学评估,在保证生态环境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以水资源为核心的自然环境承载力,确定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模式,时刻牢记楼兰的警示。”范少言进一步建议,要科学遵循“人-地”关系规律分类确定区域建设模式。

  对于自然环境优良地段,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和城镇群带的发展路径;对于自然环境不利的区域,应以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作为城镇化重点发展方向,实行“精小、综合、星散、通活”为主题理念的发展模式;而对于绿洲地区,则要“循水兴城、量水定人”。

  加强农牧业经济发展

  千百年来,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高度重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农牧业经济,从而为沿线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支持。农牧业俨然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既古老而又现代化的产业。

  范少言认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和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农牧业的基础性地位,按照现代农牧业技术和生产组织特质,推动农牧业经济和丝绸经济带的协同发展,实现农牧产业向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国内段要服务于沿线地区,按照‘资源驱动,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少言说,要通过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等反哺农村、农民和农业,积极推进丝路沿线区域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口转移,保障进城农民权益,最终确保丝路沿线农业区域稳定发展。记者魏晓飞

编辑:周庆辉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