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本报讯(记者 宁军)登机后,飞机迟迟未能起飞,却上来两名民警要求所有乘客下机安检。原来,机场方面突然接到电话,一男子称其妻子携带5斤炸药乘机!这让所有人惊出一身冷汗。

  飞机到点没起飞 上来俩民警

  “飞机上被放了炸弹,倒霉死了!撤离。”12日晚11时许,有网友在微博上抱怨。此后,又有网友发微博称,“也不知道谁这么无聊,打电话说MU2117航班上有炸弹,本来9点起飞,飞机晚点加上炸弹,一直折腾到夜里11点多才飞,到家都凌晨2点半了。”昨日,有乘客称,12日晚9时45分,乘客登机,但飞机迟迟没有起飞,后来航班上来了两位警察,要求乘客下飞机接受安检。

  在航站楼内,有乘客听工作人员说机场全部封闭,所有航班不再起飞,也不再接受航班降落。

  多名乘客证实,当天飞机遭遇“炸弹”威胁。

  发现没有炸弹 飞机顺利起飞

  据悉,MU2117次航班本应在12日下午3时40分从甘肃敦煌出发,飞往北京,中途经停西安,将于当晚11时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官方微博于昨日上午发布消息:6月12日21:55,咸阳机场公安局接到宝鸡市眉县公安局报警称:有男性人员称和妻子吵架,妻子携带5斤炸药欲乘坐当晚MU2117航班从咸阳机场前往北京。咸阳机场立即行动,对已经关闭舱门飞机进行了清舱和二次检查,但没发现可疑爆炸物,公安局对打电话的男性人员和其乘机的妻子进行审查后发现没有炸药。23时25分,旅客重新开始登机,13日凌晨1时25分,飞机安全抵达北京首都机场。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称,该男子之所以说有“炸弹”是为找出妻子所乘的是哪次航班。昨晚,记者从眉县公安局了解到,该男子系眉县农民,因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他将被行政拘留10日。

  >>法律链接

  编造恐怖信息致机场混乱可入罪

  去年9月29日,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界定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标准。对于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放任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认定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解释》规定,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可入罪。

  《解释》还规定,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的;致使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中断运行的;多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等情形,应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酌情从重处罚。若造成严重后果,还应加重处罚。

编辑:秦一乔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