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村民代表领到了城镇户口本

村民代表高兴的翻看着新户口本

  7月22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总结会议暨户口本发放仪式隆重举行。来自泾河新城区域内泾干镇、高庄镇的村民代表现场领取了城镇户口。其后,第二批次2709名农民将陆续领取到城镇户口本,成为城镇居民。据悉,泾河新城已初步在花李村和费家崖村建立了城乡一体、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于在全区开展户籍改革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了解,户籍制度改革开展以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严格按照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本批次共计705户2709名失地农民完成了户籍转换。截止目前,泾河新城区域内累计有1539户5898名失地农民取得城镇户口,实现了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为下一步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向城镇社区管理体制的转变奠定基础。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是对现行户籍制度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是提升泾河新城城镇化水平的重大举措,将为泾河新城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奠定坚实基础,其目的和重大意义可概括为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加快泾河新城城新型镇化建设进程,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公平流动,有利于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据了解,此次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涉及面广,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每个转户群众的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泾河新城将以此次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形成完善的户籍改革配套政策体系。在就业指导上,加大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力度,拓宽户改群众就业渠道。在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结合此次户改工作实际,保障户改群众利益最大化。在社会保障方面,联合泾阳县政府出台了《泾阳县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就业培训工作意见》等惠民政策,确保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

  据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局长王飞介绍,泾河新城户籍制度改革以人为本,创新制度,将极大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一是创新推行了兼顾农民、失地农民和城镇居民于一体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年满16岁以上未参加各类养老保险的被征地人员全部纳入保险范围。二是不断加快推进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完善学生就读政策和资助体系,改善转户居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享受与城镇学生的同等待遇。三是按照泾河新城区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逐步完善医疗服务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保障转户居民及其子女享有国家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四是依托泾河新城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搭建农民培训和就业服务平台,就地转化农村劳动力,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使大家都能够享受到泾河新城开发建设的成果。五是户籍转换完成后,由村委会牵头负责,通过自愿参股等形式,聚集村民手中的闲散资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筹建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实行人人参股、年年分红,创新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编辑:张爽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