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5日至8日,由文化部、陕西省政府主办,西安市政府承办,曲江新区组织实施的第七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将在陕西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以“合作、共享、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本届文博会是西部文博会自2005年创办以来的第7次绽放,也是自2008年第四届西部文博会落户西安之后的第4次提升。
九年辉煌历程
西部文博会迈进品牌化、专业化及市场化
2005年12月,首届西部文博会在昆明开幕,成为西部文化展示的窗口。此后,文化产业博览会方兴未艾,各地纷纷抢滩借此掘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各类文化展会20余个。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厚重,底蕴深邃,文化资源地位国内尚无城市与之匹敌。然而“有文化、没产业”,却是长期以来的处境。西安曲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正在打破这种格局。借西部文博会契机,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俨然塑造成形,成为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头兵。
陕西省提出陕西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弯道超车,需要有更好的平台作为支撑,而曲江新区通过几年的累积发展,通过政策和市场双重手段进行资源整合,为打造这样的重要平台努力。
统计数据显示,9年前首届在昆明开幕的西部文博会,仅有西部12个省区市的文化产业代表团联袂亮相,展位达到1700余个,成交金额达到152亿元。
此后,西部文博会又连续在成都、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三次沉淀后,第四届西部文博会则由西安举办并长期落地。
至此,西部文博会与西安正式结缘,为了更好的让文博会提升影响力和创造力,西部文博会由西安文化产业发展主力军曲江新区组织实施。为此,曲江新区专门成立了西部文博会公司,通过机制创新,政府主办、市场运营、企业推动、专业招展、创新平台、创意布展,成交额屡创新高、参展客商纷至沓来、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西部文博会成为与深圳文博会齐名的全国性专业展会,成为文化陕西的又一靓丽名片,西部文博会跨入崭新发展阶段。
相比首届文博会,第五届文博会以“整合文化优势资源、推动区域交流合作”为主题,无论是签约额还是人流量均翻了数倍,据统计,大会签约项目共67个,签约金额达675亿元,完成又一次飞跃。
当然,文博会不仅是文化产品和资源的展示,以及西部各城市的区域合作与交流,第六届文博会则提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将文博会逐步推向市场化,开始向品牌化、专业化及市场化迈进。
据曲江新区提供的数据,第六届文博会吸引了参展单位、企业共535家,观众35万人次,共征集签约项目68个,总签约额825亿,总签约项目38个,成交金额达644亿元。
目前,西安正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而作为专业展会的西部文博会正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接市场的绝佳平台,曲江新区乃至西安文化产业在其中无不受益。据统计,截至目前西部文博会累计参观人数超过200万,参展企业4000多家,文化项目签约额突破1800亿。
文化产业强劲发展
助力西安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西部文博会落户曲江“完美蜕变”的背后,充分证明了西安会展经济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绿色的会展产业已经成为西安城市发展、文化繁荣的加速器,不仅带来庞大办展、参展的商务消费人流,而且直接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和巨额投资嫁接落地,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增添新活力。
近年来,曲江会展产业已经吸纳23家会展成员企业,打造实力不俗的会展产业航母——曲江国际会展集团,形成展览策划、会议旅游、传媒广告、租赁搭建、物流商贸等完善的产业链条,尤其是伴随着国际会展产业园、西安中央文化商务区 CCBD 的建设,曲江新区将助推西安成为与北京、上海、广州并肩的中国会展产业第四极。
在这里,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安年货购物节、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西安旅游博览交易会、住宅产业博览会、婚博会、中国(西安)国际供热供暖及空调锅炉技术设备展览会、西安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等一批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展会日趋深入人心,让人耳熟能详。
“会展活动可以汇聚人气,同时也带动了服务、交通和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认为,会展业对区域经济招商引资的作用显著。
对于会展业的发展,某展览公司负责人何先生深有体会。据他归纳,会展业至少有五大作用:吸引来客、搭建平台、带动产业、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加就业。他认为,西安的会展行业经济发展十分可观,他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与政府部门合作,在某个行业或领域举办具有巨大影响力、优质且有价值的展会,把会展经济进一步做大。总体来看,他对西安的会展行业充满信心,“我希望以后能够多举办一些高品质的展会,还希望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与国内外会展机构、企业合作,到外地办展。”
同时,记者还采访了多次参加展会的普通市民赵天艺,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工作的他谈道:“我去会展不图热闹。直观地看,这几年的展会比较现代,也开始增添了一些文化气息。通过每次参加展会,我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和一些相关行业的信息。在展会上也会结识一些专家人士,对拓展人脉十分有益。而且,现在的展会开始注重互动,使得观看展会的百姓有了很强的参与感。”
基于会展效应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投资商也把目光投向了西安。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西安会展业正“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专业化为支撑,以品牌化为目标,以国际化为引领,以规范化为重点”,进一步发挥会展活动在助推产业、服务民生、开拓市场、促进消费、营销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服务西安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会展名城不断迈进的华彩征程。
交流产生价值
借文博会之力打造文化产业矩阵
西部文博会一路走来,见证了西部文化发展的逐梦之路。
回顾既往,西部文博会在推动东西部文化交流、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产品与服务交易等方面留下了一串串令人鼓舞的数字,正在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中一个崭新的平台。
文化对接资本,交易创造价值。有专家分析认为,西部文博会最突出的成效之一,就是将产业和经营意识带入了文化领域,使得长久以来受到约束的生产力被释放出来。立足西部,西部文博会肩负着促进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和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历史性使命。西部地区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历史文化的丰富性,旅游文化的完整性,红色文化的不可替代性与现代文化的独特性,共同构成了西部文博会的鲜明特色,并成为各类资本追捧、新技术嫁接创新,进行产业化、市场化对接转化的最佳平台,在全国众多文化类展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陕西也借力西部文博会打造文化产业矩阵。曲江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是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2008年起,曲江新区借西部文博会的东风,加大了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带动西安乃至陕西的文化产业进入了“快车道”。
西部会展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陈峰仪说,西部文博会是连接文化资源与消费市场、资本与新技术的桥梁。做大做强西部文博会品牌,通过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策划促进文博会功能放大,就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中央与各地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要求。在眼下正是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西部文博会可以通过成果展示、投融资对接和专项论坛研讨,开展经验交流,开阔视野、转变落后的观念,更可以实现销售交易,项目投融资,为西部文化产品走出去和项目招商引进来服务,必然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贡献。
在西部文博会的“磁力”之源当中,有一个关键因素,除了展会运作机制的创新之外,市场化高效运作+政府强力推动功不可没。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紧密结合,发挥出成倍数增长的几何能量,充分保证了文博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今日,第七届西部文博会大幕将启。在迅猛增长的文化产业脉动中,本届西部文博会必定会乘风扬帆,将把中华文化助推向更广阔的天地。本届西部文博会将突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主题,将给西安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本报记者余明图/本报记者吴暗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