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近几日,路过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的市民发现,这里新挂上了新的宣传标语、拱门气球也相继安装完成。原来,9月5日至8日,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市政府承办,曲江新区组织实施的第七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此举行。

  这场西部文化盛宴吸引了来自国内数百个省、市政府展团,企业展团,专业机构代表团以及海外国家文化产业代表团和台湾文创产品等参展,众多的投融资机构、企业家、行业协会等专业观众参会。另外还有国内外百余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为期四天的展会,缘何受到如此高的关注?

  我们不妨将视线拉长,从头说起。西部文博会自2005年首届举办以来,已走过九个年头。包括陕西在内的西部十二省份文化产业“抱团”伊始,便向外界彰显了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积聚着文化新动力。

  有专家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西部文博会已经成为展现陕西乃至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窗口,促进东、中、西部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一大平台,助推西部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发动机。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实施过程中,文化这一软实力将被全面激活,文化产业也将引领西部省份成为丝路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的先锋者、推动者与实践者,从而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

  西部文化产业厚积薄发 搭建全国文化产业交流大平台

  2005年12月8日,本是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如今却被赋予了特殊含义。这一天,第一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盛大召开。西部12个省区市的文化产业代表团首次联袂亮相,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组委会统计,首届西部文博会参展企事业单位总计642家,参展展位1700余个,共有20余万人次踊跃参观。各展馆现场交易额达3544万元,合作协议或意向性协议金额达5800万元。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系列论坛内容丰富,共有600余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展会期间,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群众文化活动,吸引了10余万人次观众观看和参与。不难发现,首届中国西部文博会在展览、项目合作洽谈签约、论坛举办、扩大影响等方面成果丰硕。

  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以昆明为开端,随后确定了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西部12省区市共同主办、轮流举办西部文博会的格局,开启了西部携手共谋文化产业发展大计的创新尝试。同时也明确了西部文博会的宗旨,展示我国西部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展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推动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加快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此后,西部文博会又连续在成都、呼和浩特和西安成功举办三届,对促进东西部文化交流、吸引国内外投资、加快西部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将中国西部文博会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品牌展会,从而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搭建高端平台。”这已经成为西部12省、市、区政府的共识。

  文博会舞动陕西文化梦想 西安成为文化产品进出口重要基地

  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陕西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发展文化产业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更有着把“文化强省”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坚守与探索。可喜的是,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为代表的区域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成绩显著。

  2008年,西部文博会在举办四届以后,组委会一致同意今后将不再采取轮流举办的方式,落户西安,并且将每年举办一届变更为两年举办一届。

  至此,西部文博会与西安正式结缘。为了更好的让文博会提升影响力和创造力,西部文博会由西安文化产业发展主力军曲江新区组织实施,为此,曲江新区专门成立了西部文博会公司,通过机制创新,政府主办、市场运营、企业推动、专业招展、创新平台、创意布展,成交额屡创新高、参展客商纷至沓来、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西部文博会成为与深圳文博会齐名的全国性专业展会,成为文化陕西的又一靓丽名片,西部文博会跨入崭新发展阶段。

  有专家分析认为,这是出于提高文博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扶持培育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会展企业、提高招商招展的质量、打造西部文博会品牌,以及西安拥有诸多优厚便利条件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最终,第四届西部文博会由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和西安曲江会展集团负责运营。文博会上,“曲江经验”成为焦点话题。众多参展客商、企业代表和观众纷纷前来曲江展位“取经”。曲江也不负众望,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本届文博会除西部省份外,还吸引了天津、广东、海南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0多家企业参展,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新加坡驻华使领馆和我国台湾地区也设立了展台。大会共有26万名各界人士参与,合同总额超过80亿元。

  此后的第五届西部文博会也取得了新突破。各省区参展参会热情高涨,共有500多家政府、企业和机构组团参展,5大展馆、2500多个国际标准展位。展出内容涉及文化旅游、出版传媒、数字文化、文化创意、影视投资等诸多文化产业门类,成为历届西部文博会中内容丰富、规模更大的一次文化产业盛会主会场。

  “第五届西部文博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我们两年前在第四届西部文博会举办时,决定将文博会落户陕西西安是正确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办展效果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第五届西部文博会执委会办公室主任、文化部官员对本次展会作出高度评价。

  2012年举行的第六届西部文博则更上一层楼,吸引了参展单位、企业共535家,总签约项目38个,成交金额达644亿元,观众35万人次,展会效益和影响力超过了往届。展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西部文博会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数据统计,截至第六届,西部文博会累计参观人数超过200万人次,文化项目签约金额突破1800亿元。

  文博会让西安更具活力 助推陕西文化产业“丝路交流”

  “在西安被国家赋予建设国际化都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风生水起的历史时刻,西部文博会的地位和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位和发掘。”陕西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接受采访时曾做出上述发言。

  张宝通说,西安是开启丝绸之路、传播东方文明的起点,历史上凝结着华夏文化的中国制造风靡欧亚大陆。在新丝路上,在贯通欧亚的大陆桥上,作为唯一中心城市的西安,无疑将担当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西部文博会已经突破西部局限,逐渐成为中国东中西部资源、资本、技术、创意嫁接交融的主平台,并进一步发展为东西方文明、文化交融合作的国际平台。

  2009年国家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将文化会展等列入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要求着力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类博览会属于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文化会展业,是文化产业重要门类之一。“西部各省区联手打造文化品牌,打组合拳,形成合力一起开拓市场。”在第四届西部文博会“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宁夏的李杰煌代表对文博会的市场开拓作用非常肯定。参展第五届西部文博会的台北市文化局局长李永萍同样赞誉有加:“文化创意和前沿科技的融合,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甚至也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形态,在西部文博会这种规格高、规模大的文化盛会上,台湾的文化创意企业当然不能缺席。”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长寿一直在关注西部文化产业发展。他对媒体表示,在西安举办西部文博会意义重大,既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国家扶持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措施与抓手之一。在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安,可以让西部文博会发挥更大的产业效应。

  分析认为,目前许多品牌展会都成为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平台,西安正在大力发展会展业,办好西部文博会对于陕西乃至西部的重要性,不亚于在西安已连续举办多届的西洽会。同时,西部文博会应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在“走出去”方面大胆创新,实现新跨越,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让西部文博会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今日开幕的第七届西部文博会,以服务西部文化产业发展为己任,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现代文化,关注文化科技的融合及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凸显文化改革核心,增强文化软实力。同时,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良好契机,搭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展示交流与发展平台,展会成果值得期待。 文/魏晓飞 刘翀

编辑:张爽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