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摘要 : 功德箱成小金库,当你在一些寺庙场所向功德箱内投钱的时候,你知道这些钱最后都去哪儿了吗?

      你的无量“功德”,他们的生财之源

      景区包围寺院、借助宗教敛财的“功德箱经济”,在国内很多地方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譬如不少媒体曾报道,陕西某知名寺庙景区疯狂敛财,甚至给每一个功德箱都安排了创收指标。

      根据北京京西风光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10年发出的一份上市公司公告《潭柘寺景区创5A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其中显示,该景区的三大优势之一就是“稳定的客源市场”,并称“游客对宗教仪式、场所、设施和宗教建筑中所渲染神秘气氛的猎奇心理,也会促使他们把对旅游的兴趣和对宗教的兴趣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份报告同时指出其劣势:“潭柘寺单纯借古刹知名度吸引祈福市场,缺乏创新造成大量的市场分流”。

      在上述报告里,潭柘寺创5A景区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1853.44万元,其中7880万元拟通过向中国华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筹集,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也就是说,有近4000万元的资金,需要另谋财路。

      戒台寺内一名售卖纪念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自筹解决”,“还得靠这些(功德箱、香烛灯及纪念品等),大家的施舍,善男信女捐钱”。

      北京市佛教协会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景区开发部门违规设立功德箱,之所以难以管理,主要是“几乎没有成本,我们前脚去取缔,第二天就能死灰复燃”。

      对于寺庙等宗教场所的功德箱规范管理,尚无全国层面的统一规定,仅有一些地方性的探索。比如济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于2013年10月发出了《关于规范佛教活动场所功德箱设置的通告》,对全市获批准设的功德箱进行统一编号、制发标牌,并列表公布了当时辖区内准设功德箱的寺院和数量名录、编号。

编辑:秦一乔

相关阅读

上一篇:广东汕头市政协原主席杀死情妇 还原其畸形生活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