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5日供暖以来,本报热线接到不少市民投诉,自备热源供暖成为投诉热点。据悉,截至今年,仍有近70%居民需要通过小区自备锅炉或其他方式解决取暖问题。
从2008年开始,为了改变供热单位一家定价、定价较乱的状况,西安市物价局决定对小区自备锅炉供热和小区热交换站二次转供热价格实行协商备案制,期望业主和物业通过相互协商和监督,达到利益平衡。如今,供暖协商备案制已实行了两年,本报记者对供暖跟踪报道两年来发现,这一旨在调节价格矛盾的协商机制也面临新的困境。
个案
一个小区的“供暖危机”
张新民(化名)入住西安市电子二路中段的万国花园小区已经6年了。之前一切都还平静,可自2008年开始,一到采暖季,就有让他头疼的事情。
2008年冬季,由于煤价的大幅上涨,通过自备燃煤锅炉取暖的万国花园小区,供暖价格矛盾异常突出。因为2007年冬季,该小区的供暖价格才是4.8元/平方米·月,而2008年供暖季前测算的供暖价格为7.19元/平方米·月。
而当年冬天,西安市物价局对自备锅炉小区的供暖价格实行协商备案制。最终,该小区的业主与物业经过多次博弈,化解了供暖价格矛盾,顺利供暖。可今年,该小区又出现了新的“供暖危机”。
一台燃煤锅炉被查封
万国花园是约有10年的老商业小区,有1079住户,其中租户占1/3以上。当初业主买房时,合同约定自备锅炉集中供暖。可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其中一台燃煤锅炉已不合时宜,若两台锅炉按现行标准改造,需120万元,费用需业主承担。
另外,高新区环保分局根据《西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对万国花园的4吨锅炉进行了查封,就意味着今冬万国花园自备燃煤锅炉供暖无法进行。
于是,今年5月,该物业公司与热力公司接洽,打算为小区接入市政集中供热。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情,但办起来,却异常艰难。
据西安国晟物业管理公司经理朱振东讲:该小区开发得早,当时房价并未包含市政供暖配套费,如今要接入市政集中供热,热力公司要收“碰口费”(工程建设费)。根据热力公司预算,到该小区的“碰口费”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35元(今年的价格);此外,小区还需要购买设备建热交换站,预算费用为130万元左右,平摊下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3元。为此,如果要接市政集中供热,每户需要支付48元/平方米的“碰口费”。
虽然更换设备和供暖方式本不在供暖协商备案制的协商范围,但物业公司依然决定通过协商解决此事。
今年6月,物业向业主发放了调查表,可结果却出乎意料,只有14.7%的业主同意接市政集中供暖。
无奈,10月25日,物业公司便在小区贴了一份“万国花园今冬供暖存在问题的告知书”,称:截至目前,同意集资改造热力管网、使用明德热力公司集中供暖的,只有158户业主,仅占全体业主的14.7%。由于时间的关系,集中供暖改造的工作今年不得不停下来。
告知书一贴出,小区里炸开了锅。最后,通过各方协调,相关部门勉强同意小区的锅炉再运行一年。
业主多不愿支付“碰口费”
今冬的供暖问题解决了,可明年怎么办?“如果接不进来集中供暖,明年小区业主只能自己想办法取暖了。”张新民很是担心。
于是,物业再次发放是否接入市政集中供暖的调查表,这次虽然回收了80%,但是很多业主意见不明确,比如“同意,价格再便宜点可以”,“同意,希望政府给予补贴”等。“如果同意的业主达不到95%,以后每年冬天小区业主只能自行取暖了。”朱振东说,他们已经想办法为业主节省支出,比如张贴公告,让业主联系拍卖两台锅炉,拍卖费用用于补贴“碰口费”。可是,如果业主不同意,不交钱,物业公司也垫不起那么多钱。“我们给有的业主做工作,可是怎么也说不通。”朱振东说。业主王师傅说,他们家130平方米的房子,光“碰口费”就得交6000多元,还不算取暖费,他们老两口用挣了一辈子的钱买了这套房子,退休工资两人加起来每月不到2000元,虽然物业和一些邻居都来给他做工作,可一次性要拿出这些钱,他也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