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0日,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农民收到政府发放的低保补助金 新华社发
民富国更强,民富已不再是口号,而是贯穿于整个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之一。“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重点工作,无不在传递一个积极的信息——“政府正在积极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收入,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报告摘要]
【今年任务】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
今年重点采取三面措施:
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十二五目标】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显著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专家解读]
我国有能力整合资源解决民生问题
国务院参事、国家开发银行信息总监胡本钢 “提高劳动报酬,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都会提高,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由于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恢复快,目前我们国家有财力、有能力整合各方面资源去更好解决民生问题。”
胡本钢表示,人民的收入提高了,消费就多了,会显著促进内需。同时,我国也会加强贸易,调整外贸对象结构和比重,在全球通胀形势下多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价廉物美的商品。在投资方面会更有可控性、更有有效性、保证项目健康运行和完成。
我国政府将更加协调驾驭投资、贸易、消费这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会给全体人民带来更多福利。
国企内部也要缩小差距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张抗抗因为行业发展不平衡,也有各种利益阶层,如何提升劳动报酬,需要进一步细化方案。“不仅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要缩小、贫富差距要缩小,国企内部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也要缩小。”张抗抗举例,邮政系统普通职工的工资非常低,即便在北京,有的职工有20多年工龄,月工资才1000多元,职工和领导的收入差距大,这很不合理;有些铁路工人的工资也比较低,而领导的收入就很高,有的收入是隐性的,比如以奖金的形式发放。“所以,提高劳动报酬,缩小贫富差距,应有一个部门负责牵头,对各行业以及国企内部的工资情况进行摸底,然后出台新的工资标准。”张抗抗说。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王晓亮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跻身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人均GDP在4000美元到1.1万美元,有一个中等收入陷阱,实例证明,很多国家没有成功跃入发达国家俱乐部。”其中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出现问题,少数人占有社会大部分的财富,导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内需无法被拉动,经济成长不能进入可持续的轨道。“应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真正做到强国富民,才能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陕西步伐]
确立15%的年均工资增长线
我省从今年1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各类工资区最低标准均提高了100元。我省今年还提高夜班津贴、井下艰苦岗位津贴标准,省政府要求任何企业不得以提高劳动定额、降低计件单价、任意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省人社厅厅长鬲向前说,“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以一定的年均增长速度持续提高最低工资和津贴标准。
我省已建立了企业工资指导线,通过工资指导线来规定增长幅度,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以15%的年均增长幅度确定全省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对有效益却故意不增加职工工资的企业政府将予以通报。我省将力争在“十二五”末,让我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倍。本报记者 周艳涛
[政策定调]
“十二五”期间GDP、居民收入同步走
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明确,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意味着劳动者的付出价值上升,“更值钱了”。那就是与现在相比少干活了,却多挣钱了。
长期以来,五年规划(计划)中居民收入增速目标明显低于经济增速目标。例如,在“十五”计划中,经济增长的目标为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目标为5%左右;“九五”计划,经济增长目标为8%左右,居民收入增长目标为5%左右。
“国家下决心从更多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转向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代表认为,此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基础之上,要启动消费引擎,必须加快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速。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在这个关口,适当调低经济增速目标,通过居民收入的加快提升,为未来可持续增长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必然的选择。”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强调。
陕西声音
“蛋糕”分配已开始向民众倾斜
温家宝总理提到,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那么,我们又如何来理解这样的提法呢?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谈民宪认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要让普通老百姓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在未来的分配制度上,政府会实施相关的制度与改革。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才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其背后的意思是,政府已经非常重视分配问题,以前,政府收入往往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往往赶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随着我国经济蛋糕越来越大,如何分‘蛋糕’就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蛋糕’分配已经开始向广大民众这边倾斜,政府要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我们相信,政府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惊喜。”著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如此认为。本报记者 胡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