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讯 (特派北京记者 文锦)201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成为陕西发展的最大利好,为进一步推动关天经济区的发展,驻陕全国政协委员徐中信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建议,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列为国家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化》发布后,关-天经济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徐中信委员说,2010年7月,全国西部大开发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鼓励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地区产业格局。目前,关天经济区已经具备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
2000年至2007年,经济区地区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3%,达到3765亿元,占西北地区的28.6%;地方财政年均增长15%,达到189亿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相继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产业、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他一一列举着告诉记者:“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信息产业重要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基地,电子器件、电子元件、雷达等行业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软件外包、半导体集成电路、电连接器等产业链迅速成长和壮大,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与信息服务、集成电路生产和研发基地。”
除此之外,经济区还具备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良好、文化积淀深厚、城镇带初步形成等发展优势,面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构建创新型社会,特别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确立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资源加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的框架模式。
目前,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获批为目前唯一的国家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而安徽省属于中部省份,鉴于中部与西部在资源、历史、人文、科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他建议,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列为国家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时,把西安市列为国家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城市、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