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遗产:城市发展软实力得到提升
张广宁说,第二个转型升级就是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在亚运会的推动下,广州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为了实现汪洋书记提出的“五个更”的目标要求,近3年来广州转移关闭的企业达5090家,力度是很大的。当时也有人担心,转移关闭这么多厂,会不会影响广州GDP增长。实践证明,这样做尽管对工业经济增长有些影响,但同时大大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发展更有后劲,加快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服务型经济的发展步伐。
张广宁说,第三个转型升级是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通过筹办亚运,广州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逐步从以前的重物轻人,转向以人为本、见物见人,在城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既重视基础硬件建设,也注重体现科学化、人性化的细节建设;既重视保持经济发展的适当速度,也注重城市的低碳、绿色、生态发展,使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服务市民、造福市民。创新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法,充分挖掘、整合城市的社会、文化、地理、土地、商业、生态等资源,将之转化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资本,改变过去单一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做法,大力采用市场化运作,多方面、多元化筹措城市建设发展资金,这在筹办亚运过程中已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建设管理城市上,不仅各级党委、政府要转变观念,要敢想、会干,整个社会包括市民群众都要转变观念,凡是属于由市场花钱的,政府一分钱也不掏,凡是能靠市场运作筹措城建资金的,政府要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从而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民生社会事业中去。同时,我们注重实行开放式的城市管理,积极引导市民群众转变观念,既要当城市发展成果的共享者,更要做城市建设发展的支持者、参与者,与市委、市政府一起,共同维护、推动、建设共有共享的城市美好幸福家园。
张广宁说,第四个转型升级是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的转型升级。从城市政府来说,通过筹办“两个亚运”,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更高,服务意识、沟通意识、责任意识更强,推进了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广州在更高的层次上与国际接轨。从城市社会来说,通过举办亚运会,市民的文明素养和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极大提升。尤其是志愿者队伍得到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广州做好社会工作、加强社会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以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会治理模式和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张广宁感慨地说,“亚运会给广州留下最重要的遗产,不是新的标志性建筑,也不是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是在今后城市发展需要的软实力,是‘敢想、会干、为人民’的精神,是市民群众对城市的自信心、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生之重: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
张广宁说,第五个转型升级是民生建设和社会管理转型升级。在改善民生方面,去年广州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扎实做好十项民生实事,市本级财政用于民生和公共事业的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4.3%,民生福利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扎实推进14个街道机构人员整合工作试点和20个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并计划在今年4月总结推广、全面推进。三是强化社会管理,所有镇街都设立了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对在穗居住的外国人和流动人口实行100%登记管理,群众安全感达到97%。这些工作为广州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在发言最后,张广宁说,广州当前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决策部署,坚持“敢想、会干、为人民”的精神理念,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以“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为核心任务,着眼于巩固、完善、优化、提升,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端发展,全面推进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广东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建设,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争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